(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084799.8
(22)申请日 2022.09.06
(71)申请人 哈工大机 器人 (合肥) 国际创新研究
院
地址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 术开发
区宿松路396 3号智能装备 科技园C区
(72)发明人 李文兴 吴兵 张作为 于振中
(74)专利代理 机构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4124
专利代理师 朱文振
(51)Int.Cl.
G06V 10/80(2022.01)
G06V 10/75(2022.01)
G06T 7/80(2017.01)
G01J 5/4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双目深度信息的双光融合计算方
法及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目深度信息的双光
融合计算方法及系统, 方法包括: 获取并处理工
程实际精度需求数据, 以在差异深度距离对第二
可见光摄像头B和红外测温摄像头C进行融合标
定; 在特定深度物理空间中寻找成像画面矩形区
域M, 以标定被测目标, 其中, 所述成像画面矩形
区域M完全覆 盖所述红外测温摄像头C, 测量所述
成像画面矩形区域M在所述第二可见光摄像头B
的成像画面上的区域, 以得到矩形像素点集N; 标
定所述顶 点坐标; 匹配处理所述第二可见光摄像
头B中的被观测点K; 匹配计算所述第二可见光摄
像头B中的区域数据。 本发明解决了设计复杂、 成
本昂贵以及融合匹配精度无法 保证的技 术问题。
权利要求书4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3页
CN 115471720 A
2022.12.13
CN 115471720 A
1.一种基于双目深度信息的双光融合计算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S1、 获取并处理工程实际精度需求数据, 以在差异深度距离对第二可见光摄像头B和红
外测温摄像头C进 行融合标定, 其中, 摄像头包括: 第一可见光摄像头A、 第二可见光摄像头B
以及红外光测温摄 像头C;
S2、 在特定深度物理空间中寻找成像画面矩形区域M, 以标定被测目标, 其中, 所述成像
画面矩形区域M完全覆盖所述红外测温摄像头C, 测量所述成像画面矩形区域M在所述第二
可见光摄像头B的成像画面上的区域, 以得到矩形像素点 集N;
S3、 标定所述顶点 坐标;
S4、 匹配处 理所述第二可 见光摄像头B中的被观测点K, 所述 步骤S4包括:
S41、 获取所述被观测点K在所述第二可见光摄像头B中的所述成像画面中的被观测点
坐标(xBK,yBK), 再基于双目视差原理, 深度计算所述第一可见光摄像头A的成像画面和所
述第二可 见光摄像头B的成像画面, 以得到所述被观测点K的深度信息de ep(xBK,yBK);
S42、 处理所述深度信息de ep(xBK,yBK), 据以获取红外及可 见光摄像头画面重 叠区域;
S43、 判断所述被观测点K 是否处于所述对应标定数据红外 视场覆盖区域中;
S44、 若否, 则说明被测物体未进入所述红外测温摄 像头C的视场, 判定无法测温;
S45、 若是, 则计算所述被观测点K在所述红外光摄像头C中的坐标, 并提取匹配该所述
被观测点的温度值, 据以从所述所述第二可见光摄像头B的成像画面中, 获取所述被观测点
K的温度值;
S5、 匹配计算所述第二可 见光摄像头B中的区域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目深度信 息的双光融合计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步骤S1中, 以四个顶点坐标来描述所述矩形像素点集N: { Pleft‑top(xn,yn), Pright ‑top
(xn,yn),Ple ft‑bottom(xn,yn),Pri ght‑bottom(xn,yn)}, 其 中, 所述红外光测温摄像头C
的视场角小于所述第二可见光摄像头B的视场角; 将相 机的工作起始距离值约定为所述红
外光测温摄像头C的视场为所述第二可见光摄像头B的视场子集时, 距离所述相机的最小距
离的位置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目深度信 息的双光融合计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步骤S3包括:
S31、 在预置背景环境中, 将发光点设备放置于可以调节垂直角度、 调节左右上下移动
的角度位置调节 平台上;
S32、 调节所述发光点设备的物理空间位置, 使该发光点成像在所述红外摄像头C的画
面的一顶点 位置;
S33、 采集所述第二可见光摄像头B的画面, 找到所述发光点, 测量获取该所述发光点在
所述第二可 见光摄像头B的画面中的坐标;
S34、 以在所述第二可见光摄像头B的所述成像画面中测得所述顶点坐标, 循环执行所
述步骤S32及所述步骤S 33, 直至获取所述第二可见光摄像头B的画面中的左上顶 点{Pleft ‑
top(xn,yn)、 右上顶点Pright ‑top(xn,yn)、 左下顶点Pleft ‑bottom(xn,yn)及右下顶点
Pright‑bottom(xn,yn)}的顶 点坐标, 据以描述所述第二可见光摄像头B的画面中的所述红
外及可见光摄像头画面重 叠区域N(deep);
S35、 再重复上述标定步骤S31至S34, 以得到不同深度下的融合标定数据: N(deep1)、 N权 利 要 求 书 1/4 页
2
CN 115471720 A
2(deep2)、 N(de ep3)...N(deepi)。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目深度信 息的双光融合计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步骤S33中, 采集并处理颜色差别 数据, 据以确定所述第二可见光摄像头B的成像画面中
所述发光 点设备的坐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目深度信 息的双光融合计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步骤S33中, 采集并处理温度差别 数据, 据以确定所述红外测温摄像头C画面中发光点设
备的坐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目深度信 息的双光融合计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步骤S42中, 处理所述深度信息deep(xBK,yBK)值, 据以查找获取距离当前所述观测点最
近的深度的所述红外及可 见光摄像头画面重 叠区域N(deep)。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目深度信 息的双光融合计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步骤S45包括:
S451、 设所述第二可见光摄像头B的成像画面的宽为w, 高为h, 特定点在所述所述第二
可见光摄像头B的成像画 面中的坐标为(x,y), 据以计算所述特定点的比例坐标x'=x/w, y'
=y/h;
S452、 根据所述红外及可见光摄像头画面重叠区域N(deep)的四个顶点坐标{Pleft ‑
top(xn,yn), Pright ‑top(xn,yn),Pleft ‑bottom(xn,yn),Pright ‑bottom(xn,yn)}和所述
被观测点K在所述第二可见光摄像头B的成像画面中的坐标(xBK,yBK), 以下述逻辑处理得
到所述红外及可见光摄像头画面重叠区域N(deep)的宽度、 高度以及所述被观测点K的坐
标:
wN=Pright ‑top(xn)‑Pleft‑top(xn);
hN=Pleft‑bottom(yn)‑Pleft‑top(yn);
xNK=xBK ‑Pleft‑top(xn);
yNK=yBK ‑Pleft‑top(yn);
S453、 以下述逻辑处理所述所述红外及 可见光摄像头画面重叠区域N(deep)的宽度、 高
度以及所述被观测点K的坐标, 以得到所述被观测点K在所述红外及可见光摄像头画面重叠
区域N(deep)中的比例坐标:
ratiox=xNK/w N;
ratioy=yNK/ hN;
S454、 以下述逻辑 转换处理所述被观测点K在所述红外摄 像头C的画面中的比例坐标:
ratiox=xCK/wC;
ratioy=yCK/ hC;
xCK=rati ox*wC;
yCK=rati oy*hC;
以下述逻辑处理所述红外摄像头C的画面的宽度wC和高度wH以及所述比例坐标, 据以
得到所述被观测点K在所述红外摄像头C的画面中的坐标(xCK,yCK), 据以获取所述被观测
点K的温度值:
xCK=rati ox*wC
=xNK/wN*wC权 利 要 求 书 2/4 页
3
CN 115471720 A
3
专利 一种基于双目深度信息的双光融合计算方法及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0:10:2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