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601568.3 (22)申请日 2022.05.30 (71)申请人 江苏科技大学 地址 212100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长晖路 666号 (72)发明人 方媛媛 王仁华 喻东华 顾长庆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2200 专利代理师 徐澍 (51)Int.Cl. G06F 30/23(2020.01) G06F 30/10(2020.01) G06T 17/20(2006.01) (54)发明名称 任意形状壳体结构中随机点蚀的建模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任意形状壳体结构中随机 点蚀的建模方法, 随机生成一个蚀坑和蚀坑半 径, 随机选择一个网格节点并判断其位置是否有 蚀坑, 若没有蚀坑, 则将随机选择的一个网格节 点位置和蚀坑半径信息临时赋予蚀坑, 将生成的 临时蚀坑与之前生成的已有蚀坑一一比较, 若距 离满足使两者不重叠的条件, 则在随机选择的网 格节点生成蚀坑; 建立半径为蚀坑半径、 高度能 贯穿壳体厚度的圆柱体, 将每个圆柱体的圆柱面 与点蚀区的壳体表面发生布尔运算得到蚀坑区 域; 改变蚀坑区域内所有单元的厚度, 设置蚀坑 的偏移方向, 得到有限元分析模型; 本发明通过 随机确定点蚀分布的坐标, 随机布置点蚀坑, 随 机确定蚀坑半径、 厚度与偏移方式, 真实地模拟 出蚀坑的随机 状态。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6页 CN 115221747 A 2022.10.21 CN 115221747 A 1.一种任意形状壳体结构中随机点蚀的建模方法, 其特 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 以任意形状 壳体结构的形心位置为全局坐标系的原点, 建立结构的几何模型, 并设 定壳体结构的点蚀区、 蚀坑数量、 蚀坑半径范围、 蚀坑区域板厚范围; S2、 划分所述的点蚀区域的有限元网格, 并记录有限元网格的网格节点在所述的全局 坐标系的位置以及是否有蚀坑, 随后删除该有限元网格; S3、 随机生成一个蚀坑和蚀坑半径, 随机选择一个网格节点并判断其位置是否有蚀坑, 若有蚀坑, 则重新选择网格节 点并重新判断, 若没有蚀坑, 则将该随机选择的一个网格节 点 位置和所述的蚀坑半径信息临时赋予蚀坑, 生成临时蚀坑; S4、 将生成的临时蚀坑与之前生成的已有蚀坑一一比较, 若该临时蚀坑与已有蚀坑之 间的距离满足使两者 不重叠的条件, 则在随机 选择的所述的一个网格节点 生成蚀坑; S5、 重复步骤S3 ‑S4, 直至生成所有蚀坑, 以所述的全局坐标系的原点为局部柱坐标系 的原点, 以原点与蚀坑所在位置的连线为局部坐标系的法线, 建立半径为蚀坑半径、 高度能 贯穿壳体厚度的圆柱体, 生成每个蚀坑几何模型, 将每个圆柱体的圆柱面与所述的点蚀区 的壳体表面发生布尔运 算, 得到蚀坑区域; S6、 自由划分整个壳体结构的有限元网格; S7、 改变所述的蚀坑区域内所有单元的厚度, 模拟出随机厚度的腐蚀区域; 设置蚀坑的 偏移方向, 模拟壳体结构的内或外表 面的腐蚀, 得到随机点蚀壳体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完成 任意形状壳体结构中随机点蚀模型的构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任意形状壳体结构中随机点蚀的建模方法, 其特征是: S2中, 定义二维数 组PitPool(N,4)记录有限元网格的网格节点, 网格节 点j在全局坐标系的X、 Y、 Z 坐标分别存储于PitPool(j,1)=Xj、 PitPool(j,2)=Yj、 PitPool(j,3)=Zj, PitPool(j,4) =0, 表示网格节点j位置处没有蚀坑, PitPool(j,4)=1, 表示网格节点j位置处已布置蚀 坑; 1≤j≤N, N 为有限元网格节点数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任意形状壳体结构中随机点蚀的建模方法, 其特征是: S3中, 定义二维数 组Pit(M,5)记录蚀坑在全局坐标系的位置和半径, M是蚀坑数量, Pit(k,1)、 Pit (k,2)、 Pit(k,3)分别表示 蚀坑的X、 Y、 Z坐标, Pit(k,4)表示 蚀坑半径, Pit(k,5)表示 蚀坑位 于球壳的内表面或外表面, Pit(k,5)=1  or 2; 1代表外表面, 2 代表内表面,1≤k≤ 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任意形状壳体结构中随机点蚀的建模方法, 其特征是: S3中, 通过随机 选取网格节点 来生成蚀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任意形状壳体结构中随机点蚀的建模方法, 其特征是: S3中, 随机生成所述的蚀坑半径时, 需在所述的蚀坑半径范围内随机生成蚀坑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任意形状壳体结构中随机点蚀的建模方法, 其特征是: S4中, 所述的临时蚀坑与已 有蚀坑之间的距离满足使两者不重叠的条件是满足 : : l=1,2,…,k‑1, k是临时蚀坑, SUM代表 求和公式, xk, yk, zk分别是临时蚀坑k在全局坐标系的坐标, xl, yl, zl代表已有蚀坑l在全局 坐标系的坐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任意形状壳体结构中随机点蚀的建模方法, 其特征是: S6中, 划分有限元网格时, 设置点蚀区之外的完善区的网格控制尺寸为壳体的厚度, 点蚀区网格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221747 A 2控制尺寸 为rL/2, rL为所述的蚀坑半径范围的下限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任意形状壳体结构中随机点蚀的建模方法, 其特征是: S7中, 对改变了厚度的蚀坑区域内所有单元, 建立对应的蚀坑的局部柱坐标系, 选取半径小于对 应的蚀坑半径的所有节点, 与该节点相连的单 元即为对应的蚀坑单 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任意形状壳体结构中随机点蚀的建模方法, 其特征是: S7中, 改变厚度时, 在所述的蚀坑区域板厚范围内生成随机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任意形状 壳体结构中随机点蚀的建模方法, 其特征是: S1中, 当点蚀仅分布在壳体结构表面的局部区域时, 将点蚀区从几何模型中分割开来, 并定义该 区域为点蚀区域, 点蚀区之外的其它区域 为完善区域。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221747 A 3

.PDF文档 专利 任意形状壳体结构中随机点蚀的建模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任意形状壳体结构中随机点蚀的建模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任意形状壳体结构中随机点蚀的建模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任意形状壳体结构中随机点蚀的建模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5:46:2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