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638345.4
(22)申请日 2022.06.08
(71)申请人 南昌大学
地址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学
府大道999号
(72)发明人 邱志斌 吴子建 宋雨 吴睿雯
李俊轩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 1246
专利代理师 王焕巧
(51)Int.Cl.
G06F 30/23(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表征输电线路杆塔空气间隙的极间电
场特征集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表征输电线路杆塔空气间
隙的极间电场特征集。 构建杆塔间隙仿真模型、
采用有限元法计算静电场分布, 将分裂子导线或
均压环表面上的电场强度最大值位置记为点A,
将塔身或横担上距离点A最近的一条水平线Lhr
上电场强度最大值位置记为点B, 点A与点B的连
线为最短路径LAB。 以点A为顶点、 顶角为θ定义
一个圆锥形区域, 底面S与塔身或横担重合。 在底
面S的圆弧边界上选取3个辅助点C1、 C2、 C3, 分别
与点A相连, 构成辅助路径LAC1、 LAC2、 LAC3, 将圆锥
形区域表 面电位V=x ·U的闭合曲线定义为等势
环, 从最短路径、 辅助路径和等势环中提取相关
特征量, 用以表征杆塔空气间隙的复杂结构。 本
发明提供的电场特征集可为空气间隙绝缘预测
模型提供输入参 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
CN 114818443 A
2022.07.29
CN 114818443 A
1.一种表征输电线路杆塔空气间隙的极间电场特征集, 其特征在于, 构建杆塔空气间
隙仿真模型, 对分裂导线、 均压环、 线夹、 绝缘子高压侧金具施加电位U, 对塔身、 低压端 金具
金属表面和截断空气边界施加 零电位, 采用有限元法计算静电场分布, 定义相关区域用于
极间电场特 征提取:
将邻近塔身的分裂子导线或均压环表面上的 电场强度最大值所在位置记为点A, 将塔
身或横担上距离点A最近的一条水平线Lhr上的电场强度最大值所在位置记为点B, 定义点A
与点B的连线为 最短路径LAB;
在分裂导线或均压环与塔身或横担之间的空气间隙内, 以点A为顶点、 顶角为θ定义一
个圆锥形区域, 底面S与塔身或横 担重合; 在底 面S的圆弧边界上选取3个辅助点C1、 C2、 C3, 分
别与点A相连, 构成辅助路径LAC1、 LAC2、 LAC3;
将圆锥形区域表面电位V=x ·U的闭合曲线定义 为等势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征输电线路杆塔空气间隙的极间电场特征集, 其特征
在于, 在LAB上提取以下电场特征量: 电场 强度最大值Emx、 最小值Emn、 平均值Ea、 大值平均值
Era、 标准差Estd; 电场梯度最大值Egmx、 平均值Ega、 大值平均值Erga; 场强平方和We、 场强平方的
平均值Wea; 电场饱和系数fb; 电场强度E>Ea的路径段的长度La、 场强平方和Wpe、 电场积分Va及
其分别与间隙距离d、 We、 U的比值 Lra、 Wrpe、 Vr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表征输电线路杆塔空气间隙的极间电场特征集, 其特征
在于, 分别 在各辅助路径上提取以下电场特征量: 各辅助路径上电位V =x·U处的电场强度
Ekx; 电位V>x·U路径段的平均电场强度Ekxa及其与Ea的比值Erkx、 平均电场梯度Egkxa; 电位V>
x·U路径段的电场不均匀度fkx、 畸变率Edkx。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征输电线路杆塔空气间隙的极间电场特征集, 其特征
在于, 在等势环上提取以下电场特征量: 平均电场强度Ehxa、 场强平方的平均值Whxea, 等势环
的等效半径Rx及其等效中心至塔身或横担的最短距离dx。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征输电线路杆塔空气间隙的极间电场特征集, 其特征
在于, 圆锥形区域的顶角 θ 的取值范围为[3 0°,90°], 等势环x·U取为0.4U、 0.6U、 0.8U。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征输电线路杆塔空气间隙的极间电场特征集, 其特征
在于, 在3条辅助路径中, 将垂直于水平 线Lhr的其中一 条辅助路径记为LAC1, 绕圆锥形区域的
中心轴依次逆时针旋转90 °和180°得到LAC2、 LAC3。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818443 A
2一种表征输电线路杆塔空 气间隙的极 间电场特征集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高电压与绝缘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表征输电线路杆塔空气间隙的
极间电场特 征集。
背景技术
[0002]空气间隙的放电特性是输电工程外绝缘设计的重要依据。 由于缺乏完善的气体放
电理论, 无法通过建立完整的放电物理模型来获取空气间隙的放电特性, 空气间隙绝缘强
度的确定仍然依赖于放电特性试验。 然而, 输电线路杆塔间隙复杂多样, 每出现一种新的间
隙结构都要重新开展 试验。 受测试成本和试验周期的制约, 试验研究往往难以推广。 间隙结
构与静电场分布一一对应, 可提取信息更丰富的多维电场特征替代间隙距离、 电极尺寸等
简单结构参数对输电线路杆塔间隙的三 维空间结构进 行表征, 通过建立参数化的电场分布
特征集与放电 电压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 可为实现工程间隙的绝 缘计算提供可行方法。
[0003]目前, 对空气间隙电场分布的表征方法已有相关研究。 例如, 在 “一种表征球隙电
场分布的最短路径特征集 ”(ZL 201810070448.9)和 “一种输电线路杆塔空气间隙的电场分
布表征方法 ”(CN 202110637345.8)等已公开的技术中, 分别提出采用 “最短路径 ”或“最短
路径、 锥形场域 ”作为特征提取区域对空气间隙的电场分布进 行表征。 仅采用 “最短路径 ”定
义的相关特征量难以充分表征输电线路 ‑杆塔间隙的复杂结构, 而由于 “锥形场域 ”内的网
格单元数众多, 提取原始数据和计算特征往往花费较长时间, 同时, 整个区域的表征思路难
以全面反映极间电场分布在不同方向上的畸变情况。 为 实现间隙结构的合理表征, 可对 “锥
形场域”的提取区域进行简化, 构建更为高效、 合理的极间电场特征集, 进一步突出高压导
体与接地电极之间不同方向上的电场变化。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征输电线路杆塔空气间
隙的极间电场特征集, 为合理表征输电线路杆塔空气间隙的复杂结构, 并进一步实现击穿
电压预测提供基础特 征参数。
[0005]为达到此发明目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 术方案:
[0006]一种表征输电线路杆塔空气间隙的极间电场特征集, 构建杆塔空气间隙仿真模
型, 对分裂导线、 均压环、 线夹、 绝缘子高压侧金具施加电位U, 对塔身、 低压端 金具(拉杆、 连
接件)等金属表面和截断空气边界施加零电位, 采用有限元法计算静电场分布, 定义最短路
径、 辅助路径和等势环区域用于 极间电场特征提取。 具体地, 将邻近塔身的分裂子导线或均
压环表面上的电场强度最大值所在位置记为点A, 将 塔身或横担上距离点A 最近的一条水平
线Lhr上的电场强度最大值所在位置记为点B, 定义点A与点B的连线为最短路径LAB。 在分裂
导线或均压环与塔身或横担之间的空气间隙内, 以点A为顶点、 顶角为θ定义一个圆锥形区
域, 底面S与塔身或横担重合。 在底面S的圆弧边界上选取3个辅助点C1、 C2、 C3, 分别与点A相
连, 构成辅助路径LAC1、 LAC2、 LAC3。 将圆锥形区域表 面电位V=x ·U的闭合曲线定义为等势环。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14818443 A
3
专利 一种表征输电线路杆塔空气间隙的极间电场特征集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5:45:4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