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225112.8
(22)申请日 2022.10.09
(71)申请人 东南大学
地址 210096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新 街口
街道四牌楼 2号
(72)发明人 李硕 王建华 杨景刚 肖小龙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57
专利代理师 王艳秋
(51)Int.Cl.
H02J 3/38(2006.01)
H02J 3/36(2006.01)
H02J 3/28(2006.01)
H02J 3/32(2006.01)
H02J 3/30(2006.01)H02M 7/04(2006.01)
H02M 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多电压等级柔 性互联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电压等级柔性互联装
置, 涉及中低压直流配电技术领域, 多电压等级
直流组网装置包括2个多绕组变压器、 中压功率
转供模块及低压直流组网模块。 中压功率转供模
块含多个A C/DC变换器, AC/DC变换器在交流侧通
过多绕组变压器与中压交流配电馈线连接, 直流
侧串联构成中压直流母线, 分别采用功率控制以
及直流电压控制策略, 实现系统功率转供; 低压
直流组网模块包含2个A C/DC变换器及多个DC/DC
变换器, 储能、 光伏及直流负荷通过DC/DC变换器
接入低压直流母线, 其中A C/DC变换器及双向DC/
DC变换器采用虚拟电机控制策略, 为系统提供惯
性, 实现各源荷稳定 接入。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115425691 A
2022.12.02
CN 115425691 A
1.一种多电压等级柔 性互联装置,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2个多绕组变压器;
中压功率转供模块, 其交流侧通过多绕组变压器与中压交流配电馈线连接, 直流侧级
联构成中压直 流母线;
低压直流组网模块, 其交流侧通过多绕组变压器与中压交流配电馈线连接, 直流侧级
联构成低压直 流母线, 直 流侧可接入直 流负荷及分布式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电压等级柔性互联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中压功率转供模块两
端分别包含n个AC/DC变换器A和n个AC/DC变换器B; AC/DC变换器A和AC/DC变换器B的交流端
口通过交流断路器与多绕组变压器对应绕组串 联; AC/DC变换器A和AC/DC变换器B的直流侧
电容连接有电力电子开关; AC/DC变换器A的直流侧端口串联, AC/DC变换器B的直流侧端口
串联, 构成两端中压直 流端口, 中压直 流端口级联构成中压直 流母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电压等级柔性互联装置, 其特征在于, 低压直流组网模块的
交流接口侧各有一个AC/DC变换器C1和AC/DC变换器D1, AC/DC变换器C1、 D1交流侧分别通过
交流断路器与多绕组变压器对应绕组串联, AC/DC变换器C1、 D1的直流侧串联直流断路器构
成直流端口, 直 流端口级联构成低压直 流母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电压等级柔性互联装置, 其特征在于, 储能装置通过双向
DC/DC变换器接入低压直流母线; 光伏和直流负荷通过单向DC/DC变换器接入低压直流母
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电压等级柔性互联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中压功率转供模块的
一侧交流馈线连接的AC/DC变换器采用功率控制方法, 中压功率转供模块的另一侧交流馈
线连接的AC /DC变换器采用直 流电压控制方法, 且各AC /DC变换器采用均压控制方法。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电压等级柔性互联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中压功率转供模块在
直流侧短路故障情况时, 各AC /DC变换器各电力电子开关 关断, 且各交流侧断路器断开;
中压功率转供模块的子模块故障情况时, 关断故障的子模块直流电容级联电力电子开
关, 并断开故障的子模块交流侧断路器, 故障的子模块中其 余电力电子开关闭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电压等级柔性互联装置, 其特征在于, 低压直流组网模块的
AC/DC变换器及双向DC/DC变换器采用虚拟电机控制策略, 通过模拟电动机外特性为直流系
统提供惯量, 连接光伏的单向DC/DC变换器采用MPPT控制策略, 连接负荷的单向DC/DC变换
器采用输出电压控制策略。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425691 A
2一种多电压等级柔性互联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低压直 流配电技 术领域, 具体的是一种多电压等级柔 性互联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直接影响用户日常生活质量及地区经济
发展, 目前配电网普遍采用合环设计、 开环运行的方式,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
构升级, 用户的用电需求及网架建设 间的不匹配问题日益凸显。 不同区域符合 发展不均, 导
致部分配电线路轻载输送容量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而部分配电线路重载存在运行安全风
险。
[0003]大量光伏、 数据中心、 电动汽车等新型源荷就地接入配电网, 该类源荷的随机性将
不可避免地造成配电网电压和潮流的随机波动。 而相比于传统交流配电系统, 基于电力电
子技术的直流配电系统有供电容量更大、 供电半径更长、 运行效率更高、 可控性强、 电能质
量问题不突出, 不需要进行无功补偿, 可闭环运行、 节省走廊资源25%~30%等优势。 在局
部基于柔性互联装置进行直流组网, 则可省去规模化直流型源、 荷、 储接入的交/直转换环
节, 有效提升系统效率, 同时便 于源、 荷、 储之间的灵活协同控制。
[0004]然而, 目前的柔性互联装置主要为单电压等级型装置, 针对中压柔性互联场景, 如
采用中压直流母线, 则不利于电动汽车、 数据中心 等新型负荷的直接接入, 需额外增加一级
直流变换环 节。 针对该问题, 现在提出一种多电压等级型柔 性互联装置 。
发明内容
[0005]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电压等级型柔
性互联装置 。
[0006]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 术方案实现:
[0007]2个多绕组变压器;
[0008]中压功率转供模块, 其交流侧通过多绕组变压器与 中压交流配电馈线连接, 直流
侧级联构成中压直 流母线;
[0009]低压直流组网模块, 其交流侧通过多绕组变压器与 中压交流配电馈线连接, 直流
侧级联构成低压直 流母线, 直 流侧可接入直 流负荷及分布式电源。
[0010]进一步地, 中压功率转供模块两端分别包含n个AC/DC变换器A和 n个AC/DC变换器
B; AC/DC变换器A和AC/DC变换器B的交流端口通过交流断路器与多绕组变压器对应绕组串
联; AC/DC变换器A和AC/DC变换器B的直流侧电容连接有电力电子开关; AC/DC变换器A的直
流侧端口串 联, AC/DC变换器B的直流侧端口串 联, 构成两端中压直流端口, 中压直流端口级
联构成中压直 流母线。
[0011]进一步地, 低 压直流组网模块的交流接口侧各有一个AC/DC变换器C1和AC/DC变换
器D1, AC/DC变换器C1、 D1交流侧分别 通过交流断路器与多 绕组变压器对应绕组串联, AC/DC
变换器C1、 D1的直流侧串联直 流断路器构成直 流端口, 直 流端口级联构成低压直 流母线。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15425691 A
3
专利 一种多电压等级柔性互联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5:44:0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