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259214.1
(22)申请日 2022.10.14
(71)申请人 华北电力大 学
地址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北农路2号
(72)发明人 杨洁 张泽坤 刘念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高沃 律师事务所 1 1569
专利代理师 贾瑞华
(51)Int.Cl.
H02J 3/46(2006.01)
H02J 3/06(2006.01)
H02J 3/18(2006.01)
H02J 3/38(2006.01)
H02J 3/2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含分散式风电配电网的双层优化重构
方法及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分散式风电配电网的双
层优化重构方法及系统, 属于配电网优化技术领
域, 先构建含分散式风电配电网的双层优化模
型, 双层优化模型包括上层模型和下层模型, 然
后对双层优化模 型进行优化求解, 确定配电网的
最优网架结构、 各个设备的最优 出力和负荷的最
优调整量, 从而通过建立双层优化模 型并优化求
解的方式, 对配电网的网架结构、 各个设备的出
力和负荷的调整量这些可调度资源进行优化调
度, 实现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
权利要求书6页 说明书14页 附图3页
CN 115411784 A
2022.11.29
CN 115411784 A
1.一种含分散式风电配电网的双层优化重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层优化重构方
法包括:
构建含分散 式风电配电网的双层优化模型; 所述双层优化模型包括上层模型和下层模
型; 所述上层 模型的目标函数为配电网综合运行成本、 系统网损成本和网络重构成本最小,
第一约束条件包括网架结构辐 射状约束、 开关动作次数约束和求解空间约束; 所述下层模
型的目标函数包括配电网综合运行成本、 系统网损成本和网络重构成本, 第二约束条件包
括潮流约束、 分散式风电约束、 激励性需求响应约束、 储能约束、 静止无功发生器约束和 配
电网运行安全约束;
对所述双层优化模型进行优化求解, 确定配电网的最优网架结构、 各个设备的最优出
力和负荷的最优调整量; 所述设备包括 风电机组、 储能设备和静止无功发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优化重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层模型的目标函数
为:
其中, F1为第一 目标; f1为配电网综合运行成本; F2为第二目标; f2为系统网损成本; F3
为第三目标; f3为网络重构成本;
其中, I为风电负荷场景集; εcj,i为场景i出现的概率; TDA为日前时段集合; ΩG为配电网
中与主网联络线相连接的节点 集合;
为t时段场景i下节点j处配电网与主网联络线的
交换功率成本; ΩWP为配电网中与风电机组相 连接的节点集合;
为t时段场景i下节
点j处的风电机组运行维护成本; ΩES为配电网中与储能设备相连接的节点集合;
为t
时段节点j处的储能设备运行成本; ΩSVG为配电网中与静止无功发生器相连接的节 点集合;
为t时段节点j处的静止无功发生器调节成本; ΩL为配电网中与需求响应节点相 连
接的节点 集合;
为t时段节点j处的负荷参与需求响应的经济补贴成本;
其中, T为时段集合; N为配电网节点的总个数; Gij为导纳矩阵第i行第j列元素 的实部;
Vi,t为t时段节点i的电压幅值; Vj,t为t时段节点j的电压幅值; θij,t为t时段节点i和节点j之
间的电压相角差;
权 利 要 求 书 1/6 页
2
CN 115411784 A
2其中, Cs为单个开关动作的经济 成本; N为配电网节点的总个数; Kmn,t为t时段节点m和节
点n之间支路的开关状态; Kmn,t‑1为t‑1时段节点m和节点 n之间支路的开关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优化重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架结构辐射状约束
为:
g∈G;
其中, g为当前配电网的网架结构; G为包括配电网所有辐射状网架结构的总解空间;
所述开关动作次数约束为:
其中, ΔKmn,t为t时段相对于t ‑1时段的开关动作次数; Smax为一天内开关动作次数的上
限值;
所述求解空间约束为:
其中, gop为配电网的网架结构; GOP为采用改进支路介数作为相似度 指标对总解空间G进
行优化后的优化解空间; iter1为求解初始重构方案的当前迭代次数; T1max为初始重构方案
的第一最大迭代次数; gcl,i为时段i的配电网的网架结构; Gcl,i为时段i对应的集群解空间;
iter2为求解最优重构方案的当前迭代次数; T2max为最优重构方案的第二 最大迭代次数;
所述潮流约束为:
其中, Pit为t时段节点i注入的有功功率; Gii为导纳矩阵第i行第i列元素的实部; Vi为节
点i的电压 幅值; Ω(i)为除节点i之外的配电网内的其他节点所组成的集合; n为配电网除
节点i之外的总节点数; Vj为节点j的电压幅值; Gij为导纳矩阵第i行第j列元素的实部; θij为
节点i和节点j之间的电压相角差;
为t时段节点i注入的无功功率; Bij为导纳矩阵第 i行
第j列元素的虚部; Bii为导纳矩阵第i行第i列元 素的虚部;
所述分散式风电约束为:
其中, ΔPi为节点i上连接的风电机组的有功削减量; ΔPimax为节点i上连接的风电机组
的有功削减量的上限值; Qimax_a为节点i上连接的风电机 组吸收的最大无功; Qi为节点i上连
接的风电机 组的无功出力; Qimax_o为节点i上连接的风电机 组发出的最大无功; Pi为节点i上
连接的风电机组的有功出力; Si为节点i上连接的风电机组的视在容 量;权 利 要 求 书 2/6 页
3
CN 115411784 A
3
专利 一种含分散式风电配电网的双层优化重构方法及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5:42:5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