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524109.3 (22)申请日 2021.10.20 (73)专利权人 东莞市绿志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 市沙田镇沙田沿 河路34号202室 (72)发明人 周文浩  (74)专利代理 机构 东莞市汇橙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 合伙) 44571 代理人 黎敏强 (51)Int.Cl. E03F 1/00(2006.01) E03F 3/02(2006.01) E03F 7/00(2006.01) B01D 29/03(2006.01) B01D 29/9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雨污分流设备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污分流设备, 包括 集水槽、 集污槽、 导水管和排污管, 所述的集水槽 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盖板, 且第一盖板与集水槽的 连接方式为镶嵌式连接, 同时第一盖板呈格栅结 构; 本实用新型, 设置有弹簧片, 集水槽顶端的第 一盖板间隙较大, 便于大部分的杂物通过, 而过 滤板的间隙较小, 可以有效对大部分杂物进行阻 隔, 弹簧片通过自身的弹性推动隔板保持竖直状 态, 在此状态下, 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之间相互 不连通, 随着集水槽内堆积的杂物数量的增加, 而导致过滤板雨水通过性降低时, 雨水和杂物的 重量会自然推动隔板翻转, 此时倾斜式的设计便 于集水槽内积存的杂物可以顺利地通过第一接 口和第二接口流入集污 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215948399 U 2022.03.04 CN 215948399 U 1.一种雨污分流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集水槽(1)、 集污槽(7)、 导水管(12)和排污管 (14), 所述的集水槽(1)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盖板(2), 且第一盖板(2)与集水槽(1)的连接方 式为镶嵌式连接, 同时第一盖板(2)呈格栅结构; 所述的集污槽(7)的顶端开设有取料口 (9), 且取料口(9)的顶部设有第二盖板(10); 所述的导水管(12)设在集水槽(1)的下侧, 且 导水管(12)的一侧安有连 管(13); 所述的排污管(14)的一侧安装有 进水管(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分流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集水槽(1)的内部安 装有过滤板(3), 且过滤板(3)呈倾斜式设置; 所述的集水槽(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接口(4), 且第一接口(4)内安装有隔板(5), 同时隔板(5)与第一接口(4)的连接方式为 转动连接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雨污分流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接口(4)的上部 安装有弹簧片(6), 且弹簧片(6)关于第一接口(4)的轴心线 呈对称式设置有两个, 同时两个 弹簧片(6)的底部均紧贴隔板(5)的外壁上部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分流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集污槽(7)的一侧上 部开设有第二接口(8), 且集污 槽(7)的底部设有排水槽(1 1), 同时排水槽(1 1)呈格栅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分流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导水管(12)呈 “L”形 结构, 且导水 管(12)的底部呈法兰结构, 同时导水 管(12)与连 管(13)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分流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排污管(14)的两端呈 法兰结构, 且排污管(14)的内径大于进水管(15)的外径; 所述的排污管(14)的末端呈法兰 结构, 且排污管(14)的外径与导水 管(12)的外径相同。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5948399 U 2一种雨污分流设 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具体涉及雨水处 理相关技 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雨污分流设备。 背景技术 [0002]雨水处理是城市地区地面径流水的处理过程, 根据不同的管道系统排水体制, 雨 水处理可以单独或与生活污水、 工业废水合并进行处理, 而在针对城市道路中汇集的雨水 进行收集时, 需要 使用到引导设备及管道。 [0003]而目前使用的雨污分流设备结构简单, 通常是在地面上开设一道较长 的水槽, 并 在顶端安装格栅结构的挡板, 在对雨水进行引流的过程中, 部分穿过挡板的杂物会跟随雨 水一同流入排水管道, 而 大部分的杂物会停留在挡板的顶端, 随着堆积的杂物的数量增加, 挡板的雨水通过性会降低, 同时堆积在顶部的杂物需要及时清理, 增 加了人力成本 。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污分流设备,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 前使用的雨污分流设备结构简单, 通常是在地面上开设一道较长的水槽, 并在顶端安装格 栅结构的挡板, 在对雨水进行引流的过程中, 部分穿过挡板的杂物会跟随雨水一同流入排 水管道, 而 大部分的杂物会停留在挡板的顶端, 随着堆积的杂物的数量增加, 挡板的雨水通 过性会降低, 同时堆积在顶部的杂物需要及时清理, 增 加了人力成本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 术方案: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 包括集水槽、 集污槽、 导水管和排污管, 所述的集 水槽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盖板, 且第一盖板与集水槽的连接方式为镶嵌式连接, 同时第一盖 板呈格栅结构; 所述的集污槽的顶端开设有 取料口, 且取料口的顶部 设有第二盖板; 所述的 导水管设在集水槽的下侧, 且导水管 的一侧安装有连管; 所述的排污管 的一侧安装有进水 管。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 所述的集水槽 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板, 且过滤板呈 倾斜式设置; 所述的集水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接口, 且第一接口内安装有隔板, 同时隔板与 第一接口 的连接方式为 转动连接 。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 所述的第一接 口的上部安装有弹簧片, 且弹簧片 关于第一接口的轴心线呈对称式设置有两个, 同时两个弹簧片的底部均紧贴隔板的外壁上 部。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 所述的集污槽 的一侧上部开设有第二接口, 且集 污槽的底部设有排水槽, 同时排水槽呈格栅结构。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 所述的导水管呈 “L”形结构, 且导水管的底部呈法 兰结构, 同时导水 管与连管相连通。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 所述的排污管的两端呈法兰结构, 且排污管的内 径大于进水管 的外径; 所述的排污管 的末端呈法兰结构, 且排污管 的外径与导水管 的外径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5948399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雨污分流设备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雨污分流设备 第 1 页 专利 一种雨污分流设备 第 2 页 专利 一种雨污分流设备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5:33:3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