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512435.2 (22)申请日 2021.10.19 (73)专利权人 浙江红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324000 浙江省衢州市柯 城区浮石路 98号3幢2单 元4楼 (72)发明人 傅亦武 盛子旋 盛红兵 沈水文  (74)专利代理 机构 衢州维创维邦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3282 专利代理师 李真真 (51)Int.Cl. E04D 13/00(2006.01) E04D 13/04(2006.01) E03B 3/02(2006.01) E03B 11/00(2006.01) E03B 5/00(2006.01)B01D 29/03(2006.01) F24F 5/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建筑工地用水循环降温装置 (57)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建筑工地用水循环降温 装置, 包括房屋、 吸热水池, 其安装在房屋顶部、 散热水箱, 其下半部分埋在地面下且位于房屋背 阴侧、 水泵一, 其安装在散热水箱内腔底部且输 出端通过出水管与 吸热水池连通、 回流管, 其一 端与吸热水池连通, 另一端与散热水箱内腔连 通、 散热机构, 其用于对通过回流管返回散热水 箱中的水流进行降温, 通过水泵一将散热水箱中 的水通过出水管供入吸热水池中, 阳光照射到吸 热水池中, 吸热水池中的热水通过回流管返回散 热水箱中, 通过散热机构 对返回散热水箱中的水 进行降温, 将散热水箱设置在房屋的背阴侧, 能 够防止散 热水箱遭阳光直射, 导致其内部水温升 高的现象发生, 以此对房屋的屋顶进行持续降 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216475939 U 2022.05.10 CN 216475939 U 1.一种建筑工地用水循环降温装置,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房屋(1); 吸热水池(2), 其 安装在所述房屋(1)顶部; 散热水箱(3), 其下半部分埋在地 面下且位于所述房屋(1)背阴侧; 水泵一(4), 其安装在所述散热水箱(3)内腔底部且输出端通过出水管(5)与吸热水池 (2)连通; 回流管(6), 其 一端与所述吸热 水池(2)连通, 另一端与所述散热 水箱(3)内腔连通; 散热机构, 其用于对通过回流管(6)返回散热 水箱(3)中的水流进行降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水循环降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机构 包括: 贯穿窗(7), 其有两个且设置在所述散热 水箱(3)顶部相对的侧壁上; 连接杆(8), 其顶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散热 水箱(3)内腔顶部且底端竖直向下延伸; 溢流盘(9), 其有 多个且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杆(8)外壁上; 其中, 上侧所述溢流盘(9)的直径小于下侧溢流盘(9)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水循环降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机构 还包括: 进风槽(10), 其 安装在所述散热 水箱(3)一侧与其中一个贯 穿窗(7)连通; 风扇(11), 其安装在所述进风槽(10)中向散热 水箱(3)内供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水循环降温装置, 其特 征在于, 还 包括: 水泵二(12), 其 安装在所述吸热 水池(2)内; 引流管(13), 其一端与所述水泵二(12)输出端连通, 另一端穿过吸热水池(2)后伸出至 房屋(1)的朝阳面外; 喷头(14), 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引流管(13)远离水泵二(12)的一端且喷水端朝向房屋 (1)的朝阳侧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水循环降温装置, 其特 征在于, 还 包括: 盖板(15), 其中部带有开口且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吸热 水池(2)顶部; 滤网(16), 其 安装在所述盖 板(15)的缺口中。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475939 U 2一种建筑工地用水循环降温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一种建筑工地用水循环降温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对于现有的常见的建筑, 它们的屋顶隔热、 散热效果较差。 在炎热的夏季, 在阳光 长久地强烈地照射下, 建筑的屋顶温度会迅速上升, 尤其是对于一些屋顶面积 较大的建筑, 屋顶将吸收大量热量, 使屋顶温度达到45℃以上, 并通过屋顶将热量传 入建筑内部, 使建筑 物内部温度升高。 [0003]目前人们常使用的一种使屋顶降温方法是向屋顶洒水, 通过水的蒸发带走屋顶的 热量使屋顶降温, 但水分通常蒸发很快, 每洒一次水仅能维持一小段时间的降温效果, 并且 如果水洒得过少, 降温效果就会不明显, 如果需要长时间降温, 就必须持续洒水, 这会造成 大量水资源的浪费, 提高了降温 成本。 [0004]公告号为CN20772 786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工地用屋顶 水循环降温装置, 包括 两地下蓄水池, 水泵, 供水管, 屋顶两侧分别设有泄水管, 泄水管上设有泄水阀门, 屋顶上方 设有隔热板, 隔热板与盖板四周对应设置有多块侧板, 隔热板与盖板及侧板形成容置区。 目 前一些建筑工地房屋屋顶隔热效果较差, 人工定时向屋面洒水, 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 通过 将地下蓄水池的水经供水管送入屋顶表面, 并通过屋顶封闭的容置区储水降温, 利用隔热 板导热性慢的特点, 使容置区内的水升温慢, 避免频繁开启水泵, 节约了电能, 升温后的水 经泄水管流入蓄水池降温, 另一蓄水池的水进入容置区吸热, 反复使用, 提高了降温效率。 然而, 升温后的水通过散发到外部, 造成能量的浪费, 不能将光能转化成的热能充分利用, 此外, 仅对屋顶进行降温, 建筑温度的降温效果较差, 由此有必要作出改进。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 术中存在的技 术问题之一。 [000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建筑工地用水循环降温装置,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0007]房屋; [0008]吸热水池, 其安装在所述房屋顶部; [0009]散热水箱, 其下半部分埋在地 面下且位于所述房屋背阴侧; [0010]水泵一, 其 安装在所述散热 水箱内腔底部且输出端通过 出水管与吸热 水池连通; [0011]回流管, 其 一端与所述吸热 水池连通, 另一端与所述散热 水箱内腔连通; [0012]散热机构, 其用于对通过回流管返回散热 水箱中的水流进行降温。 [0013]采用上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水循环降温装置, 往散热水箱中加水, 通过水泵一将 散热水箱中的水通过出水管供入吸热水池中, 使吸热水池中注满水, 阳光照射到 吸热水池 中, 热量被吸热水池中的水吸收, 热水通过回流管返回散热水箱中, 通过散热机构对返回散 热水箱中的水进行降温, 经过散热机构降温后的水在散热水箱内腔底部汇集, 散热水箱内 腔底部的水的温度还能够通过散热水箱侧壁 发散到地面中, 由于将散热水箱设置在房屋的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6475939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建筑工地用水循环降温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建筑工地用水循环降温装置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建筑工地用水循环降温装置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建筑工地用水循环降温装置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5:28:2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