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802315.2
(22)申请日 2022.07.07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202210371800.9 2022.04.11 CN
(71)申请人 河北工业大 学
地址 300401 天津市北辰区西平 道5340号
(72)发明人 吴志能 马小东 牛韩宇 满全莉
(74)专利代理 机构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2210
专利代理师 付长杰
(51)Int.Cl.
C12N 1/20(2006.01)
C12P 3/00(2006.01)
C12P 39/00(2006.01)
C12R 1/01(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铁还原菌 群及其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铁还原菌群及其应用, 该铁还
原菌群利用污染土壤为菌株筛选的源土壤, 采用
柠檬酸铁培养基进行富集培养, 最终获得铁还原
菌群, 所述铁还原菌群在属水平上的组成主要包
括Enterobacter、 Shewanella、 Acinetobacter、
Petrimonas、 Aeromonas。 所述铁还原菌群应用在
除磷中, 在 柠檬酸铁培养基中还原Fe(III), 在1 ‑
2天内能快速合成蓝铁矿, 实现对水体中磷的高
效去除。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2页
CN 114921388 A
2022.08.19
CN 114921388 A
1.一种铁还原菌群, 其特征在于, 该铁还原菌群利用污染土壤为菌株筛选的源土壤, 采
用柠檬酸铁培养基进行富集培养, 最终获得铁还原菌群, 所述铁还原菌群在属水平上 的组
成主要包括Enterobacter、 Shewanel la。
2.一种铁还原菌群, 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还原菌群包括Enterobacter、 Shewanella两种
菌属, 尤其是包 括Shewanellaoneiden sisstrainMR ‑1或ShewanellaputrefaciensCN32中的
至少一种和EnterobacteraerogenesXM2, 铁还原菌群中Enterobacter、 Shewanella两种菌
属的质量比为3 ‑6:1, 以该铁还原菌群用于快速合成蓝 铁矿。
3.一种快速生物合成蓝 铁矿方法, 其特 征在于, 该 方法的具体步骤是:
步骤1采自污染场地的污染土壤, 将污染土壤冰盒保存, 24小时内带回实验室, 放入厌
氧培养箱内, 用于铁还原菌群的富集; 所述污染土壤中含有土著厌氧铁还原微生物和腐殖
质, 污染土壤中包含4 ‑氯苯胺、 苯并[a]芘、 苯酚、 邻(对)硝基氯苯中的至少一种, 且包含卤
代烃(1,2 ‑二氯乙烷、 三氯乙烯、 苯酚、 二氯乙烯、 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污染物;
步骤2所述的铁还原菌群的富集过程为: 富集培养实验在厌氧手套箱中进行, 实验采用
40mL培养瓶, 称取5 ‑20g污染土壤样品加入到装有20 ‑80mL经高温灭菌 冷却后的生理盐水的
容器中, 充分涡旋混匀后, 在厌氧箱 中静置1‑5h; 将涡旋混匀静置后的1 ‑6mL的土壤悬浊液
和5‑30mL柠檬酸铁培养基加入40mL透明培养瓶中, 25 ‑35℃恒温避光在 厌氧培养箱中培养,
每隔一天摇匀, 待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蓝黑色时, 取培养瓶中的菌悬液转接至新的柠檬
酸铁培养基中富集培养, 待 溶液颜色再次由棕黄 色变成蓝黑色时, 连续转接富集培养3 ‑5次
后获得铁还原菌群;
所述柠檬酸铁培养基组分为: 2.5 ‑3.5g/L柠檬酸铁、 1g/LNH4Cl、 0.07g/LCaCl2·2H2O、
0.6g/LMgSO4·7H2O、 0.722g/LK2HPO4·3H2O、 0.25g/LKH2PO4、 0.5‑2g/L葡萄糖、 0.5 ‑1.5mL微
量元素储备液、 1 ‑3mL维生素溶液、 0.0771g/LDL ‑dithiothreitol; 用1mol/LHCl和1mol/
LNaOH调节pH=7.0 ‑7.4, 培养基高压灭菌冷却后备用;
微量元素储备液组分: 10mL/LHCl、 1.5g/LFeCl2·4H2O、 0.19g/LCoCl2·6H2O、 0.1g/
LMnCl2·4H2O、 0.07g/LZnCl2、 0.006g/LH3BO3、 0.036g/LNa2MoO4·2H2O、 0.024g/LNiCl2·
6H2O、 0.002g/LCuCl2·2H2O;
维生素溶液组分: 0.00002g/L生物素、 0.00002g/L维生素B、 0.0001g/L盐酸吡哆醇、
0.00005g/L核黄素、 0.00005g/L维生素B1、 0.00005g/L烟酸、 0.00005g/L泛酸、 0.00005g/L
对氨基苯甲酸、 0.0 0005g/L硫辛 酸、 0.000001g/L维生素B12;
步骤3铁还原菌群扩大培养合成蓝铁矿: 实验在厌氧培养箱中进行, 将步骤2中富集获
得的铁还原菌群在液体LB培养基中培养至对 数期, 用0.8 5%的生理盐水进 行离心清洗3次,
并用生理盐水悬浮; 在40mL培养瓶中, 接入10 ‑20mL柠檬酸铁培养基, 然后接入1 ‑4mL用
0.85%的生理盐水悬浮的对 数期菌液, 将培养瓶置于厌 氧培养箱内25 ‑35℃恒温培养, 培养
1‑2d, 观察培 养基颜色由棕黄色变为蓝黑色, 表明铁还原菌群还原F e(III)合成了 蓝铁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生物合成蓝铁矿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还原菌群在属
水平上的组成主要包括Enterobacter、 Shewanella、 Acinetobacter、 Petrimonas、
Aeromona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还原菌群, 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还原菌群在属水平上的主要
组成为: Enterobacter、 Shew anella、 Acinetobacter、 Petrimonas、 Aeromon as, 五者的相对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4921388 A
2丰度依次为 49%、 13%、 12%、 1 1%、 5%。
6.一种快速生物合成蓝 铁矿方法, 其特 征在于, 该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购买的标准土壤样品GBW07405(GSS ‑5), 加入有机污染物和腐殖酸, 同时加入铁还
原菌群, 在铁还原菌群和复合污染物作用下, 土壤样品进 行染毒老化7 ‑10天处理, 形成污染
土壤;
所述有机污染物为包含4 ‑氯苯胺、 苯并[a]芘、 苯酚、 邻(对)硝 基氯苯中的至少一种, 且
包含卤代烃(1,2 ‑二氯乙烷、 三氯乙烯、 苯酚、 二氯乙烯、 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的污染物, 构
成污染土壤;
所述铁还原菌群, 包括至少1种Shewanellasp.(Shewanellaoneidensisstr ainMR‑1或
ShewanellaputrefaciensCN32)和1种Enterobactersp.(EnterobacteraerogenesXM2), 铁
还原菌群中Enterobacter、 Shewanel la两种菌属的质量比为3 ‑6:1;
铁还原菌群的富集过程为: 富集培养实验在厌氧手套箱中进行, 实验采用40mL培养瓶,
称取5‑20g污染土壤样品加入到装有20 ‑80mL经高温灭菌 冷却后的生理盐水的容器中, 充分
涡旋混匀 后, 在厌氧箱中静置1 ‑5h; 将涡旋混匀静置后的1 ‑6mL的土壤悬浊液和5 ‑30mL柠檬
酸铁培养基加入40mL透明培养瓶中, 25 ‑35℃恒温避光在厌氧培养箱中培养, 每隔一天摇
匀, 待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蓝黑色时, 取培养瓶中的菌悬液转接至新的柠檬酸铁培养基
中富集培养, 待 溶液颜色再次由棕黄 色变成蓝黑色时, 连续转接富集培养3 ‑5次后获得铁还
原菌群;
铁还原菌群扩大培养合成蓝铁矿: 实验在厌氧培养箱中进行, 将富集获得的铁还原菌
群在液体LB培养基中培养至对 数期, 用0.8 5%的生理盐水进 行离心清洗3次, 并用生理盐水
悬浮; 在40mL培养瓶中, 接入10 ‑20mL柠檬酸铁培养基, 然后接入1 ‑4mL用0.85%的生理盐水
悬浮的对数期菌液, 将培 养瓶置于厌氧培 养箱内25 ‑35℃恒温培 养, 培养1‑2d, 生成蓝 铁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生物合成蓝铁矿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卤代烃为三氯甲
烷、 1,2‑二氯乙烷、 三氯乙烯、 氯苯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生物合成蓝铁矿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卤代烃在土壤中
的含量为50‑120mg/kg。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生物合成蓝铁矿方法, 其特征在于, 4 ‑氯苯胺、 苯并[a]
芘、 邻(对)硝基氯苯、 苯酚在土壤中的浓度分别为: 10 ‑30mg/kg、 1.5 ‑5.5mg/kg、 32 ‑95mg/
kg、 500‑1100mg/kg。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4921388 A
3
专利 一种铁还原菌群及其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5:21:2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