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818537.3 (22)申请日 2022.07.11 (83)生物保 藏信息 CCTCCM 2022619 202 2.05.13 (71)申请人 安徽农业大 学 地址 230036 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13 0号 安徽农业大 学 (72)发明人 潘月敏 王丹丹 陈飞飞 田悦  赵瑞变 孙正巧 段红雁 杨国锋  (74)专利代理 机构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4 4245 专利代理师 高宁馨 (51)Int.Cl. C12N 1/20(2006.01) A01N 63/20(2020.01)A01P 3/00(2006.01) A01P 21/00(2006.01) C12R 1/01(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适用 于小麦真菌病害的生防菌吡咯伯 克霍尔德氏菌及其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小麦真菌病害的 生防菌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及其应用, 所述的分 类命名为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 ( Burkholderia   pyrrocinia ) F‑12, 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 藏中心CCTCC, 其保藏编号是: CCTCCM  2022619, 保藏日期: 2 022年5月13日。 本发明还公开了 上述 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首次在防治小麦赤霉病中 的应用和在促进小麦生长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 供了一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 即将F ‑12接 种于培养基中发酵培养 所得。 本发明的F ‑12对禾 谷镰孢菌抑制作用强, 对多种病原真菌具有拮抗 作用, 且培养 条件简单、 容易保存, 易于工业化生 产, 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 景。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 CN 115505541 A 2022.12.23 CN 115505541 A 1.一种适用于小麦真菌病害的生防菌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吡咯 伯克霍尔德氏菌的拉丁学名为 Burkholderia  pyrrocinia , 其编号为F ‑12, 2022年5月13日 保存于中国典型培 养物保藏中心, 保藏 号为CCTCCM 20226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小麦真菌病害的生防菌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 其特征 在于: 所述的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的剂型为 微生物菌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小麦真菌病害的生防菌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 其特征 在于: 所述的微 生物菌剂为菌悬 液。 4.一种适用于小麦真菌病 害的生防菌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在常见病原防治中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常见病包括禾谷镰孢菌 ( Fusarium  graminearum ) 、 苹果黑腐皮壳菌 ( Valsa  mali) 、 核盘菌 (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 、 尖孢镰孢菌 (Fusarium  oxysporium ) 、 炭角菌 (Xylariales  sp.)、 立枯丝核菌 ( Rhizoctonia  solani)、 轮枝镰孢菌 ( Fusarium   verticillioides ) 、 韦司梅拟盘多 毛孢 (Pestalotiopsis vismiae)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小麦真菌病害的生防菌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在常见病 菌防治中的应用,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的小麦赤霉病菌为 禾谷镰孢菌 (Fusarium  graminearum) 。 6.一种适用于小麦真菌病害的生防菌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在促进 小麦生长中的应用。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505541 A 2一种适用于小 麦真菌病害的生防菌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及其 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适用于小麦真菌病害的生 防 菌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小麦赤霉病属于世界性病害, 能危害小麦的各个发育阶段, 导致穗腐、 茎腐、 苗腐、 杆腐, 其中穗腐最为严重, 它的爆发, 严重影响了小麦的生产和发展。 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 仅次于玉米的粮食作物, 2019年种植面积为2.16亿hm2, 全球43个国家, 约40%的人 口以小 麦为主。 该病菌最早是1822年希雅尼兹(Schweinitz)在美国玉米上发现此病, 且与小麦上 的赤霉病相同; 我国对于赤霉病的研究最早报道在1930年, 至今, 我国的麦田依然在遭受赤 霉病的威胁。 小麦赤霉病由禾谷镰孢菌复合种(Fusarium  graminearum  complex)引起, 其 致病病原菌主要有5种, 分别是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 串珠镰孢菌(Fusari um moniliforme)、 黄色镰孢菌(Fusariumcu  lmorum)、 燕麦镰孢菌(Fusarium  avenaceum)  和亚洲镰孢菌(Fusarium  asiaticum), 江浙沪一代最为严重。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减产的主 要原因, 发病的麦穗出粉率低, 麦粒皱瘪, 使用该类发病小麦制作出的面粉颜色呈黑色且粘 性差, 最重要的是, 发病的麦穗含有毒素, 人畜食用会发生急性中毒, 产生呕吐、 腹痛、 头昏 等症状, 严重危害健康。 [0003]由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对经济发展和人畜健康等各方面均有严重影响, 所以该病 害的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今, 人们对农作 物产量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过度 依赖农药 的化学防治措施和大量使用化肥等农业防治加剧了土壤和水环境的污染, 给农业生产和发 展带来了巨大威胁, 所以, 生物防治成为了研究热点。 筛选生防菌是开展生物防治措施的一 项重要工作, 研究发现, 目前具有防治小麦赤霉病功能的生防菌涵盖了细菌、 真菌的多个种 属, 最常见的有芽孢杆菌、 酵母菌、 霉菌、 放线菌 。 [0004]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 complex, 简称Bcc)是一类广泛存 在于植物根际的革兰氏阴性菌, 该类细菌具有显著的生防、 促生和环境修复等作用, 不少优 势菌株已作为 典型的生防菌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被研究作为杀虫剂、 杀菌剂、 生物农药 等来使用。 目前, Bcc的9个基因型, 除基因型I保留原名以外, 基因型II ‑IX都重新命名, 它们 分别为: Burkholderia  multivorans、 Burkholderia  cenocepacia、 Burkholderia   stabilis、 Burkholde ria  vietnamiensis、 Burkholderia  dolosa、 Burkholderia   ambifaria、 Burkholderia  anthina、 B.p  yrrocinia。 Bcc已经 成为国外研究的热点, 但是国 内对该类菌株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 目前, 该菌株已被发现对多种病害具有防效, 如: 棉花 枯萎病, 花 生黄曲霉, 杨树 溃疡病, 但是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还未 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防治小麦赤霉病且能够有效促进植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15505541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适用于小麦真菌病害的生防菌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及其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适用于小麦真菌病害的生防菌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及其应用 第 1 页 专利 一种适用于小麦真菌病害的生防菌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及其应用 第 2 页 专利 一种适用于小麦真菌病害的生防菌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及其应用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5:21:0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