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671202.3
(22)申请日 2022.06.15
(71)申请人 华南理工大 学
地址 51064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
381号
(72)发明人 赵海锋 罗杨 易沄昕 程超
张志超
(74)专利代理 机构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4 4245
专利代理师 雷月华
(51)Int.Cl.
C12N 1/20(2006.01)
C12P 7/66(2006.01)
C12R 1/125(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豆粕水解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豆粕水解物及其制备与
应用,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豆粕粉碎成豆粕
粉后配制成豆粕料液并调节pH为5.5~8.5, 然后
将豆粕料液于60~100℃蒸煮10~ 30min; 待温度
降至40~ 60℃后加入蛋白酶 复合物进行酶解; 酶
解结束后于沸水浴中灭酶10~15min, 然后将水
解液冷冻干燥处理即得豆粕水解物。 本发明制备
的豆粕水解物可作为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维
生素K2(MK ‑7)的培养基氮源, 以豆粕水解物取代
大豆蛋白胨作为氮源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 优
化培养基不仅成本显著降低且维生素K2(MK ‑7)
产量有所提高, 通过成本核算, 优化培养基单位
生产成本是原 始培养基的45.14%。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附图6页
CN 115369054 A
2022.11.22
CN 115369054 A
1.一种豆粕水解物的制备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将豆粕粉碎成豆粕粉;
(2)将豆粕粉与蒸馏水配制成豆粕料液并调节pH为5.5~8.5, 然后将料液于60~100℃
蒸煮10~3 0min;
(3)待温度降至40~6 0℃后加入蛋白酶复合物, 恒温搅拌, 同时利用超声 波辅助酶解;
(4)酶解结束后 于沸水浴中灭酶10~ 15min, 然后将水解液冷冻干燥处理即得豆粕水解
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粕水解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豆
粕的粗蛋白含量大于 30.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粕水解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豆
粕粉粒径为5 0~150 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粕水解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豆
粕料液的料液比为1:(4~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粕水解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所述蛋
白酶复合物为中性蛋白酶、 胃蛋白酶、 胰蛋白酶、 木瓜蛋白酶、 内切蛋白酶或碱性蛋白酶中
的至少两种酶的复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粕水解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所述蛋
白酶复合物的加入量 为步骤(2)中豆粕粉质量的0.5~ 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粕水解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所述酶
解的时间为4~8h, 所述超声波辅助酶解的技术参数为: 超声功率 150~600W, 脉冲工作时间
4~10s, 脉冲间隔时间0~4s。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豆粕水解物的制备 方法制备 得到的豆粕水解物。
9.权利要求8所述豆粕水解物在枯 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维生素 K2(MK‑7)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酵的培养基成分为豆粕水解物60
~150g/L、 甘油50~70g/L、 酵母提取物5~10g/L、 氯化钙0.1~ 0.5g/L、 无水磷酸氢二钾0.1
~0.5g/L、 硫酸镁0.1~0.5g/L, 其 余为蒸馏水。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369054 A
2一种豆粕水解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微 生物发酵 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豆粕水解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背景技术
[0002]维生素K2是一类具有2 ‑甲基‑1,4‑萘醌母核的脂溶性维生素, 根据C3位侧链上所
带异戊二烯单元结构数量的不同以MK ‑n的形式命名, n为异戊二烯单元的数量, 如MK ‑4、 MK‑
5、 MK‑6、 MK‑7等。 研究表明, 由于MK ‑7侧链较长, 所以半衰期长, 在血液中更易积累, 相比于
其他维生素K2, MK ‑7的生理功效更为显著, 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预防骨质疏松、 心
脑血管和治疗血栓等, 是 人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维生素之一。
[0003]维生素K2(MK ‑7)虽然具备很多重要生理功能, 但人体细胞无法合成, 只有肠道中
的细菌能够合成少量维生素K2(MK ‑7)以被人体吸收利用, 因此每日所需的维生素K2(MK ‑7)
主要来源于肉类、 乳制品和发酵食品中。 MK ‑7的工业化生产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 经历了提
取法、 化学合成法和微生物发酵法三种生产工艺。 近年来, 微生物发酵法已成为维生素K2
(MK‑7)研究和生产的热点, 但枯 草芽孢杆菌产量底下, 成为了制约行业发展的主 要因素。
[0004]目前利用枯草芽孢杆菌生产维生素K2(MK ‑7)的专利主要集中在菌株诱变、 发酵周
期的缩短和产物提纯等方面, 但对于发酵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并没有详细研究。 氮源作为
重要营养物质, 用于菌体细胞物质(氨基酸、 蛋白质、 核酸等)和含氮代谢物的合成, 对微生
物生长和产物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但同时氮源也是培养基的主要成分, 对于成本控制 至关
重要, 虽然 大豆蛋白胨作为氮源时菌株长势 好且MK‑7产量高, 但 其价格昂贵, 很难应用于工
业化生产。
[0005]因此, 选育出高产维生素K2(MK ‑7)且传代稳定的枯草芽孢杆菌, 然后通过研究氮
源替代物以降低培 养基成本意 义重大。
发明内容
[000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豆粕水解物的
制备方法。
[0007]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上述方法制备 得到的豆粕水解物。
[0008]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 上述豆粕水解物的应用。
[0009]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 术方案实现:
[0010]一种豆粕水解物的制备 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11](1)将市售豆粕充分粉碎成豆粕粉;
[0012](2)将豆粕粉与蒸馏水配制成豆粕料液并调节pH为5.5~8.5, 然后将料液于60~
100℃蒸煮10~3 0min;
[0013](3)待温度降至40~60℃后加入蛋白酶复合物, 恒温搅拌, 同时利用超声波辅助酶
解;
[0014](4)酶解结束后于沸水浴 中灭酶10~15min, 然后将水解液冷冻干燥处理即得豆粕说 明 书 1/8 页
3
CN 115369054 A
3
专利 一种豆粕水解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5:21:0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