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114138.5 (22)申请日 2022.09.13 (71)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 环境资源研究 院 地址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 路318号 (72)发明人 赵洋 李新荣 张志山 贾荣亮  潘颜霞 王楠 许文文 赵燕翘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 合伙) 32256 专利代理师 赵世发 (51)Int.Cl. C12Q 1/04(2006.01) C12Q 1/06(2006.01) C12N 1/20(2006.01)C12R 1/01(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 测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 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在多 个初始水下光照强度条件下对多组蓝藻进行培 养, 记录多组蓝藻在不同时间段的样本干重以及 当日平均水下光强, 并以此构建当日平均水下光 强‑蓝藻样本干重标定曲线; 测量获得目标蓝藻 培养池内光周期条件下的当日平均水下光强, 根 据当日平均水下光强与标准曲线实现对目标蓝 藻培养池内蓝藻样本干重的实时动态 监测, 以此 推定蓝藻产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优点 包括1)实现了荒漠蓝藻产量的实时动态监测; 2) 使用方法简单、 容易操作; 3)成本低、 检测效率 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 CN 115323031 A 2022.11.11 CN 115323031 A 1.一种规模化培 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在多个初始水下光照强度 条件下对多组蓝藻进行培养, 记录多组蓝藻在不同时间 段的样本干重以及光周期条件下当日平均水下光强, 并以此构建当日平均水下光强 ‑蓝藻 样本干重标定曲线; 测量获得目标蓝藻培养池内光周期条件下当日平均水下光强, 根据当日平均 水下光强 与标准曲线实现对目标蓝藻培 养池内蓝藻样本 干重的实时动态监测, 以此推定 蓝藻产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具体包括: (1)将蓝藻与培 养液充分 混合, 并在一指定的水 下温度下培 养24小时以上; (2)每隔一指定时段采集一次步骤(1)中的包含蓝藻与培养液的混合体系, 将其烘干 并 称量获得蓝藻样本的干重, 测量获得蓝藻样本的干重当日的平均水下光照强度, 并获得水 下光照强度 ‑蓝藻样本的干 重标准曲线; (3)将蓝藻与培养液充分混合, 然后测定蓝藻混合液的平均水下光照强度, 并与所述标 准曲线对照, 从而测得蓝藻 混合液中的蓝藻样本的干 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定时段为12小时或24小时或48小时或72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在24小时以内多次测量水下光照强度, 并将所测量的水下光照强度取其平均值得到当 日平均水 下光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具体包括: 在24小时以内, 每相隔至少1小时测量 一次水下光照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对包含蓝藻与培 养液的混合体系进行扰动, 扰动的频率 为每24小时扰动12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蓝藻培 养池中指定的水 下温度为25℃~3 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始水 下光照强度为15 00‑4000Lux。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对包含蓝 藻与培养液的混合体系进 行培养过程中, 使所述混合体系交替的处于光照或无 光照的暗室条件下, 光照时间和暗室时间的时长之比为9/15~12/12; 优选的, 所述混合体系内蓝藻的初始干 重与培养液的质量配比为8g/t。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蓝 藻选自鱼腥藻、 具鞘微鞘藻、 念珠藻、 席藻、 伪枝藻、 爪哇伪枝藻、 单歧藻中的一种 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323031 A 2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 蓝藻产量实时动态 监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 一种监测方法, 特别涉及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 方法, 属于 蓝藻培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人工生物土壤结皮沙化土地治理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新兴的绿色、 环 保沙化土地治 理技术, 它 是利用生物土壤结皮的固定沙表和 抗风蚀的作用, 将生物土壤结皮中的主要生 物体(如荒漠蓝藻)进行人工培育并接种到沙地表面, 通过养护成活, 加速地表形成生物土 壤结皮, 起到防风固沙和生态恢复的作用, 是目前 受损沙化土地恢复研究 的前沿和热点。 通 过荒漠蓝藻生物体的规模化培 养是该技术的重要环境, 是野外施工 重要前提和保障。 [0003]然而, 目前并为有对其规模化培养过程中产量实时监测的方法。 因此, 亟待发明一 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 实时动态监测方法, 为荒漠蓝 藻生物体规模化培养监测提供依 据, 推动人工生物土壤结皮沙化土地治理技 术大规模推广奠定基础。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 动态监测方法。 [0005]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 术方案包括: [0006]一种规模化培 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07]分别在多个初始水下光照强度条件下对多组蓝藻进行培养, 记录多组蓝藻在 不同 时间段的样本干重以及光周期条件下当日平均水下光强, 并以此构建当日平均水下光强 ‑ 蓝藻样本 干重标定曲线; [0008]测量获得目标蓝藻培养池内光周期条件下当日平均水下光强, 根据当日平均水下 光强与标准曲线实现对目标蓝 藻培养池内蓝藻样本干重的实时动态监测, 以此推定蓝 藻产 量。 [0009]与现有技 术相比, 本发明的优点包括: [0010]1)实现了荒漠蓝藻产量的实时动态监测; [0011]2)使用方法简单、 容 易操作; [0012]3)成本低、 检测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当日平均水 下光强I与蓝藻样本 干重M的函数关系; [0014]图2是当日平均水 下光强I与蓝藻样本 干重M的检索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 得以提出本发明的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15323031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规模化培养荒漠蓝藻产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5:20:5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