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601347.6
(22)申请日 2022.05.30
(83)生物保 藏信息
CGMCC No.22997 2021.08.02
CGMCC No.22998 2021.08.02
CGMCC No.22999 2021.08.02
(71)申请人 沈阳风景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10057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三 好街
136号 (2201)
(72)发明人 李焕 胡忠伟 张月 袁静 张瑜
李静 张驰 邵再波
(74)专利代理 机构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210 02
专利代理师 李颖(51)Int.Cl.
C12N 1/20(2006.01)
C02F 3/34(2006.01)
C12R 1/01(2006.01)
C12R 1/38(2006.01)
C02F 101/30(2006.01)
C02F 101/1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耐低温复合脱氮菌及在污水处理中的
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污水生物脱氮、 环 境微生物 技术
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耐低温复合脱氮菌及应用,
复合脱氮菌为水生拉恩氏 菌 (Rahnella
aquatilis)菌株WS33、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菌株DT04、 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菌
株DT06中至少两种菌株的混合。 可以应用于低温
条件下污水中高浓度无机氮污染、 化学需氧量
(COD)的降解去除。 本发明所述的菌株WS33、 D T04
和DT06均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
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保藏号分别为CGMCC
No.22997、 22998、 22999。 所述复合菌 可用于我国
寒冷地区的中高浓度生活污水、 畜禽养殖废水或
工业有机废水等多种水处理过程, 具有适用温度
范围宽、 环境友好 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序列表3页
CN 114854641 A
2022.08.05
CN 114854641 A
1.一种耐低温复合脱氮菌, 其特征在于: 复合脱氮菌为水生拉恩氏菌(Rahnella
aquatilis)菌株WS33、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菌株DT04、 和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菌株DT0 6中至少两种菌株的混合。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低温复合脱氮菌,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脱氮菌为水生拉恩氏
菌(Rahnella aquatilis)菌株WS33、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菌株DT04、 和假单胞菌
(Pseudomo nas sp.)菌株DT0 6。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低温复合脱氮菌,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脱氮菌为水生拉恩氏
菌(Rahnella aquatilis)菌株WS33、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菌株DT04、 和假单胞菌
(Pseudomo nas sp.)菌株DT0 6, 按各菌株数量比例为2 ‑5:2‑8:1‑3。
4.按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耐低温复合脱氮菌, 其特征在于: 所述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sp.)菌株DT04、 水生拉恩氏菌(Rahnella aquatilis)菌株WS33和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sp.)菌株DT06, 均已于2021年8月2日被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
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菌株的保藏 号分别为CGM CC No.22997、 22998、 22999。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耐低温复合脱氮菌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耐低温复合脱氮菌
在污水处 理中的应用。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耐低温复合脱氮菌在6 ‑30℃条件下在污
水处理中的应用。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耐低温复合脱氮菌分别使用液体培养基
进行活化, 活化培养条件为: 摇瓶转速80 ‑180rpm、 20 ‑35℃、 培养基初始pH为7.0 ‑8.0, 恒温
振荡培,24 ‑48h, 而后将活化后菌株混合, 混合后投加至待处 理污染水体中。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化后各菌液混合, 混合液中水生拉恩
氏菌(Rahnella aquatili s)菌株WS33、 假单胞菌(Pseudo monas sp.)菌株D T04、 和假单胞菌
(Pseudomo nas sp.)菌株DT0 6, 按各菌株数量比例为2 ‑5:2‑8:1‑3比例混合。
9.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污染水体中无机氮形态为氨态氮、 硝态
氮和亚硝态氮; 其中, 氨态氮浓度范围为10 ‑300mg/L, 硝态氮浓度范围为5 ‑800mg/L, 亚硝态
浓度范围为0.2 ‑100mg/L, COD浓度范围为5 0‑4000mg/L。
10.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污水盐度(以NaCl浓度计)为0.1 ‑30g/
L, 污水的pH值 为6.0‑9.0。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854641 A
2一种耐低温复合 脱氮菌及在污水 处理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环境微生物学、 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耐低温复合脱
氮菌及在污水处 理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世界范围来看, 地表水等水体中氨态氮、 硝态氮等无机氮浓度增加会引发富营养
化等一系列污染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如何有效去除污染水体中无机氮污染和有机物污
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
[0003]以硝化细菌、 反硝化细菌等为代表的微生物可以利用污水中的无机氮污染物和
COD, 并最终将绝大部分污染物转化成无害的氮气、 CO2等无害物从水体中脱除(简称生物脱
氮技术)。 与物理、 化学处理技术相比, 生物脱氮技术具有经济可行、 环境友好等优势, 是目
前世界各国广泛 采用的污水脱氮及COD降解的主流工艺方法。
[0004]对于降解COD及脱氮微生物来说, 其生理活性常受温度影响。 低温条件下, 微生物
脱氮与COD去除效果均受抑制而降低。 绝大多 数硝化细菌、 反硝化细菌等脱氮 微生物为中温
菌, 即这些微生物发挥脱氮活性的最佳温度范围为25 ‑35℃。 然而, 当秋冬季温度降低时, 这
些脱氮微生物的活性降低、 数量减少, 进而导致污水系统的脱氮效率及C OD降解效果明显下
降, 出水水质不稳定或不达标。
[0005]发掘能够耐受低温条件的脱氮菌株以提高低温季节污水的脱氮与COD 降解效果
具有重要意义。 围绕高效菌菌种资源的筛选与生物处理工艺的优化, 国内外的多个研发机
构和企业单位开展了大量的积极探索。 目前现有研究大都是单菌, 对于污水复杂的水质成
分及多变的环境条件, 单菌的适应能力弱, 特别是对于水质波动等引起的冲击敏感进而导
致处理效果变差 。
[0006]一方面, 现有生物脱氮及COD降解菌菌种资源大多为中温菌, 对25℃以下的低温条
件适应性差, 脱氮活性和COD降解低。 而已有的耐低 温微生物资源极为缺乏, 无法更好地满
足寒冷季节污染水体的脱氮及C OD降解的处理需求; 另一方面, 单一的耐低温脱氮菌适应复
杂水质组成及环境条件波动的能力弱, 有必要提高微生物的环境适应性和功 能稳定性, 从
而保障持续的脱氮及COD降解 性能。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污水低温季节生物脱氮效果差、 低温脱氮与COD 降解菌种资
源缺乏及单一菌种应对复杂环境条件能力弱的现状, 提供了一种耐低温复合脱氮菌及在污
水处理中的应用。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 术方案为:
[0009]一种耐低温复合脱氮菌, 复合脱氮菌为水生拉恩氏菌(Rahnella aquatilis)菌株
WS33、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菌株DT04、 和假单胞菌(P seudomon as sp.)菌株DT06中
至少两种菌株的混合。说 明 书 1/7 页
3
CN 114854641 A
3
专利 一种耐低温复合脱氮菌及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5:20:1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