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915410.3
(22)申请日 2022.08.01
(71)申请人 五邑大学
地址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东成村2 2号
(72)发明人 刘兴菲 杨惠玲 周洁莹 张旭
居世杰 郭东东 唐洁 曾牡玲
(74)专利代理 机构 广州三环 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202
专利代理师 费雯
(51)Int.Cl.
D06M 11/45(2006.01)
C12P 19/04(2006.01)
C12N 1/20(2006.01)
A41D 13/11(2006.01)
A41D 31/30(2019.01)A41D 31/14(2019.01)
A41D 31/04(2019.01)
C12R 1/02(2006.01)
D06M 101/0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
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及
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将水溶性铈盐、 水溶
性碱和细菌纤维素膜于水中进行微波反应, 得到
负载氧化铈纳米颗粒的细菌纤维素膜, 即得纳米
纤维素复合材料。 本发明制得的纳米纤维素复合
材料不仅保证了CeO2NPs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增
强了其生物防护性能和机械强度, 而且以纤维直
径只有4n m左右和富含 亲水基团的细菌纤维素作
为载体, 使 其过滤性和透气性更好, 易于回收、 处
理和实现重复利用, 另外, 原料成本低廉, 合成方
法简单, 易于工业化生产, 利用该纳米纤维素复
合材料生产的纳米口罩具备表 面过滤功能优异、
阻隔效率高、 抗菌效果好、 使用材料薄、 透气性能
好、 成本低廉、 环保等特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7页
CN 115354491 A
2022.11.18
CN 115354491 A
1.一种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将水溶性铈盐、
水溶性碱和细菌纤维素膜于水中进行微波反应, 得到负载氧化铈纳米颗粒的细菌纤维素
膜, 即得所述纳米纤维素复合材 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波反应的
反应温度为60 ‑150℃, 反应时间为3 ‑5min, 升温时间为0.5~5min, 所述水溶性铈盐在所述
水中的摩尔浓度为0.013~0.041mol/L, 所述水溶性铈盐与所述水溶性碱的摩尔比为0.6:1
~40:1, 所述水 溶性铈盐与所述细菌纤维素膜的质量比为0.2 9:1~0.9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波反应的
反应温度为150℃, 反应时间为3min, 升温时间为1min, 所述水溶性铈盐与所述水溶性碱的
摩尔比为0.9 9: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溶性铈盐
为硝酸铈, 所述水 溶性碱为 一水合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细菌纤维素
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木醋杆菌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静态培养, 即得所述细菌纤
维素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培养基
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 葡萄糖20g/L、 酵母浸粉5g/L、 蛋白胨5g/L、 无水柠檬酸1.15g/L、 磷酸
氢二钠十二水合物6.8g/L和余量的水; 所述静态培养过程中, 先以液体培养基初始体积1/7
~1/5的接种量接种培养三天, 再稀释11~14倍 继续培养三天, 然后稀释4~7倍继续培养三
天, 即得所述细菌纤维素膜; 所述静态培 养的温度为25~ 27℃。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木醋杆菌接
种于液体培 养基前, 先在固体培 养基中活化培 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体培养基
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 葡萄糖20g/L、 酵母浸粉5g/L、 蛋白胨5g/L、 无水柠檬酸1.15g/L、 磷酸
氢二钠十二水合物6.8g/L、 琼脂15g/L和余 量的水。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 方法制得的纳米纤维素复合材 料。
10.一种口罩, 其特 征在于, 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纳米纤维素复合材 料。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354491 A
2一种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 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纤维素复合材 料及其制备 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0002]普通医用口罩的结构一般分为三层: 外层S(防水)、 中间层M(过滤)和内层S(吸
水), 中间层M是其起到防护作用的关键, 该层为熔喷无纺布过滤层, 一般是由许多丛横交错
的聚丙烯纤维以随机方向层叠而成的膜。 纤维尺寸对防止细菌、 血液渗透起至关重要的作
用, 因为纤维的直径越小, 比表面积就越 大, 孔隙结构越精细复杂, 从而过滤性能就越好。 目
前熔喷层纤维直径的范围在0.5微米 ‑10微米之间, 极端 条件下最好的也在0.2 微米左右, 这
致使普通医用口罩仅能阻挡直径>3微米的细菌气溶胶颗粒。 熔喷无纺布过滤层除通过纤维
空隙起到“筛”的作用来 实现对飞沫 等的过滤外, 还能利用静电吸引来 实现对颗粒产生静电
粘附。 但是, 静电并不是始终处于饱和的状态, 口罩从生产再到消费者手中使用, 每一个环
节都会使熔喷无纺布过滤层中的静电含量逐步减少, 静电的衰减导致了熔喷无纺布口罩防
护效能的下降; 而且随着人体呼吸和佩戴时间的增长, 口罩逐渐受潮, 其静电吸附能力减
弱, 隔离效果逐渐变差。 目前绝大多 数的口罩又不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等特殊性能。 这些导致
口罩对小颗粒细菌、 病毒等(如平均直径约100nm 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无法实现长久有效
的隔离防护。
[0003]此外, 口罩属于一次性消耗品, 对熔喷无纺布的需求量大, 导致其原材料价格一涨
再涨; 另外, 无纺布的生产需要一套设备来完成, 流程复杂、 扩产难度大且耗时长, 外加价格
昂贵, 一台进口 的无纺布设备价格都是 上亿元。
[0004]因此, 研究开发一种纤维直径更小、 抗菌效果好且成本低廉的纤维复合材料十分
有意义。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 提供一种纳 米纤维素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
法与应用, 旨在使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 的纤维直径更小, 抗菌效果好, 成本低廉, 应用于替
代传统的熔喷无 纺布来制备口罩能获得 更好的隔离效果。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 第一方面, 本 发明提供了一种纳 米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将水溶性铈盐、 水溶性碱和细菌纤维素膜于水中进 行微波反应, 得到负载氧
化铈纳米颗粒(CeO2 NPs)的细菌纤维素膜, 即得 所述纳米纤维素复合材 料(BC@CeO2 NPs)。
[0007]与植物纤维素相比, BC(细菌纤维素)是不含任何杂质的天然纤维素, 没有半纤维
素、 木质素等杂质, 以100%的纤维素形式存在。 BC膜具有由直径 4nm左右的纤维相互交织形
成网状连通、 孔镶套、 孔道弯曲的超精细三 维结构, 相比传统的熔喷无纺布, 孔隙率高、 机械
强度和过滤效果好。 另外, BC 分子内具有 大量的亲水基团, 因此具有非常好的透气和透水性
能。
[0008]CeO2 NPs具有多种优 点,①CeO2 NPs独特的抗菌机制具有可逆 价态转化的优势, 且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15354491 A
3
专利 一种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5:20:1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