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74715 5.6 (22)申请日 2022.06.28 (71)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壤研究所 地址 210008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71号 (72)发明人 孙朋飞 刘凌佳 吴永红  (74)专利代理 机构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 230 专利代理师 樊文红 尹妍 (51)Int.Cl. C12N 11/093(2020.01) C12N 1/12(2006.01) C12N 1/10(2006.01) C12N 1/14(2006.01) C12N 1/20(2006.01) C02F 3/34(2006.01) C02F 3/32(2006.01)A01K 61/00(2017.01) A01K 67/02(2006.01) A01K 67/033(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稻田周丛 生物的快速 培养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稻田周丛生物的快速培养 方法, 采集稻田周丛生物与原位稻田土壤, 利用 原位稻田土壤制备土壤浸提液; 将 土壤浸提液与 WC培养液按比例混合后用无氨水稀释, 得到混合 培养液; 将载体分散于混合培养液中, 在混合培 养液中投加采集的稻田周丛生物作为微生物种 源, 进行周丛生物的培育。 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以 廉价、 绿色的方式快速培养生物量大、 能够定殖 成膜、 群落结构稳定、 活性高且生态功能性强的 稻田周丛生物, 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农业高效 生产的研究提供技 术支持。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114958819 A 2022.08.30 CN 114958819 A 1.一种稻田周丛 生物的快速 培养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采集稻田周丛 生物与原位稻田土壤, 利用原位稻田土壤制备土壤浸提液; 将土壤浸提液与WC 培养液按比例混合后用无氨水稀释, 得到混合培 养液; 将载体分散于混合培养液中, 在 混合培养液中投加采集的稻田周丛生物作为微生物种 源, 进行周丛 生物的培 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培养液的组成以体积含 量计, 包括9~11%土壤浸提液、 0.95~1.05%WC培养液, 其余为无氨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周丛生物培育的温度为29.5 ~3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以湿重计, 所述稻田周丛生物投加浓度为 1.0~2.0g/L, 投加的周丛 生物含水率 为39%~4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周丛生物培育时, 在混合培养液承装容器 上封盖一层聚乙烯 膜, 并扎10~15个小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周丛生物培育时, 每5天补充混合培养液以 至初始体积; 如需持续培 养, 周丛生物定殖成膜后, 每10天更 换一次混合培 养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土壤浸提液的制备 方式为: 将采集的原位稻田土壤去杂后, 浸泡于无氨水中震荡混合, 之后离心取上清液, 即为土 壤浸提液。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去杂的原位稻田土壤与无氨水按照1  g: 10 mL的质量体积比混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还 包括回收周丛 生物: 在周丛生物培育完成后, 从载体上回收附着的周丛生物, 以及将混合培养液离心分离, 沉淀物为周丛 生物。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离心温度为25 ±1℃, 转速为7000~8000  rpm, 时间为8~10 min。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958819 A 2一种稻田周丛生物的快速培养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微 生物培养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稻田周丛 生物快速 培养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周丛生物, 又称自然生物膜, 是附着于水下任何基质表面的微生物聚集体, 实质是 一个完整的微生态系统, 包括了微藻、 真菌、 细菌、 原 生动物和 后生动物等生物组分, 以及 矿 物质、 胞外聚合物和碎屑等 非生物组分。 周丛生物在水体中分布极为广泛, 在污水处理等污 染防控中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也应用于环境 监测等方面。 [0003]稻田中同样生长着大量的周丛生物, 周丛生物具有固氮、 解磷等功能, 可以促进水 稻生长。 在生产实践中, 施放的肥料不可能在整个生长期都符合水稻的养 分需求曲线, 过量 与不足的情况都存在。 尤其是过量时, 多出来的氮、 磷等养分往往流失到水体和大气中, 造 成污染。 这时, 周丛 生物就像仓库一样 将部分氮、 磷吸 收和储存起来, 能有效减少污染。 [0004]众多学者开展了对周丛生物(或类似的自然生物膜)的研究, 但野外采样后的周丛 生物如何在实验室内快速培养成为了一个难题。 在已有的专利中, 周丛生物的培养方法各 有不同: [0005]专利CN102559498A公开一种用于培养微生物的营养剂及微生物培养方法, 该方法 驯化出的微生物为污水处理过程中所需要的微生物, 并不适用于稻田周丛生物的培育。 专 利CN108410736A公开一种微生物培养方法, 该方法主要用于批量培养微生物, 该方法利用 培养液输送管做到及时的对于培养罐内的培养液及时的补充, 最大限度提高微生物的繁殖 和生长, 并利用搅拌板的自身发电提供培养罐内的适宜温度。 但该方法需要特殊的培养罐, 提高了实验装置成本。 专利CN110564628A公开一种全营养基质微生物培养方法, 该方法利 用马铃薯中的淀粉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虽然培养出的菌丝体健壮、 浓密、 旺盛, 但该培养 基的营养源与稻田环 境差异太大, 可能导致周丛生物的群落结构和优势菌群等方面出现较 大差异。 专利CN111304087A公开一种微生物培养方法及提取工艺, 该培养方法采用的是现 有的实验室微 生物培养方式, 存在培 养时间长, 培 育量小等 不足。 [0006]综上所述: 目前稻田周丛生物的培养方法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是培养条件 需要特殊的装置或设备, 为实验提高了培养成本; 二是培养时间长、 培育微生物量小, 活性 不强、 培养的周丛生物群落结构单一, 且性质不稳定, 易造成脱落的现象, 不能满足实验或 工程需求; 三是现有的培养方法导致稻田周丛生物生长为絮状, 形态与田间周丛生物有较 大差异, 部分周丛生物无法定殖成膜, 无法形成稳态的微型生态系统。 因此, 探究快速培育 生物量大、 能够定殖成膜、 群落结构稳定的稻田周丛 生物的方法, 是本发明的立足点。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培养技术存在的不足, 提供一种快速培养生物量 大、 能够定殖成膜、 群落结构稳定的稻田周丛生物的方法。 该方法旨在以廉价、 绿色、 简单易 行、 快速的方法培育生物量大, 群落结构复杂的稻田周丛生物, 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农业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14958819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稻田周丛生物的快速培养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稻田周丛生物的快速培养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稻田周丛生物的快速培养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稻田周丛生物的快速培养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5:20:0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