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650391.6 (22)申请日 2022.06.10 (71)申请人 吉林佰立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132000 吉林省吉林市高新区深圳街8 号民营科技园307、 308室 申请人 龙江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吴丹 孙相华 王洋 杨彬 孟冬芳 于得瑞 宋弼尧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邦创至诚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 合伙) 11717 专利代理师 张宇锋 (51)Int.Cl. C12N 1/20(2006.01) C12N 1/16(2006.01) B01D 53/84(2006.01)B01D 53/52(2006.01) B01D 53/58(2006.01) C12R 1/07(2006.01) C12R 1/0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生物强化除臭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 用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强化除臭菌剂及其 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除臭菌剂包括如下菌种: 芽孢杆菌、 乳酸菌、 酵母菌、 光合菌、 硝化菌、 放线 菌以及丝状菌; 芽孢杆菌的菌数占比为20%; 所 述乳酸菌的菌 数占比为15%; 所述酵母菌的菌数 占比为15%; 所述光合菌的菌数占比为15%; 所 述硝化菌的菌 数占比为15%; 所述放线菌的菌数 占比为10%; 所述丝状菌的菌数占比为10%。 本 发明的除臭菌剂能够有效的对污泥堆肥臭气中 氨气有效去除, 进气氨气浓度平均值15mg/m3, 综 合效果去除效果平均值90%。 随着臭气浓度升 高, 去除率也随之升高, 氨气浓度在30mg/m3以 上, 去除率平均值9 5%; 同时, 硫化氢的去除率达 到40%。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114921380 A 2022.08.19 CN 114921380 A 1.一种生物强化除臭菌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臭菌剂包括如下菌种: 芽孢杆菌、 乳酸 菌、 酵母菌、 光合菌、 硝化菌、 放线菌以及丝状菌; 其中, 所述芽孢杆菌的菌数占比为20%; 所 述乳酸菌的菌数占比为15%; 所述酵母菌的菌数占比为15%; 所述光合菌的菌数占比为 15%; 所述硝化菌的菌数占比为 15%; 所述放线菌的菌数占比为 10%; 所述丝状菌的菌数占 比为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强化除臭菌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臭菌剂使用红糖培养 基活化; 所述红糖培 养基包括红糖10 0g、 面粉20g、 氯化钠5g以及纯 净水875ml。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强化除臭菌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备方 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1升除臭菌剂的菌液和19升纯净水搅拌均匀, 在41 ‑42℃水浴中密封厌 氧培养时间72小时, 当成品菌液活菌总数 大于108cfu/ml、 pH在4.0 ‑4.5时, 获得除臭菌剂。 4.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强化除臭菌剂的应用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用方 法具体为: 将除臭菌剂喷洒于污泥厂的生物除臭装置中, 并在生物除臭装置的内部填充陶 粒和木屑填料; 起动初始投加量为2kg/m3滤料, 分15天连续投加, 喷洒至填料表面, 每月补 充0.1‑0.2kg/m3滤料, 连续至少六个月。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921380 A 2一种生物强化除臭菌剂及其制备方 法和应用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 生物强化除臭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 一种生物强化除臭菌剂及其制备 方法和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 污水处理厂与污泥处理厂中产生的臭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原有除臭工艺 效率降低, 无法满足厂区内环境质量要求。 因此, 亟需在原有生物除臭工艺中通过微生物强 化作用, 使除臭效率 提高, 解决厂区内臭气问题。 [0003]城市污水处理厂在污水收集、 运输、 处理过程中, 以及浓缩污泥的处理过程中都有 恶臭气体产生。 恶臭物质种类按其组成可分成5类: 含硫化合物, 如硫化氢、 二氧化硫、 硫醇 等; 含氮化合物, 如氨气、 胺类、 酰胺、 吲哚等; 卤素及衍生物, 如氯气、 卤代烃等; 烃类及芳香 烃; 含氧有机物, 如醇、 酚、 醛、 酮等。 其中, 臭气的主 要成分是氨和硫化氢。 [0004]目前常用的除臭 方法主要包括: 物理方法、 化学 方法和生物方法。 [0005]物理方法是指不改变恶臭物质的化学性质, 而是采用掩蔽、 稀释、 吸附等方式改变 大气中恶臭物质的浓度, 以此来达到除臭目的。 物理方法除臭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活性 炭吸附方面。 目前物理除臭方法工艺比较成熟, 但对所 处理气体和处理环境的要求较高、 且 处理成本也很昂贵。 [0006]化学方法是通过一些化学反应, 如氧化、 燃烧等化学反应使恶臭物质转化为无味 的物质。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有氧化、 热分解、 焚烧等。 化学除臭法虽然可以快速高效的去 除浓度高的恶臭物质, 但化学物质也 容易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引起 二次污染。 [0007]生物除臭技术与物理和化学技术相比, 过程中不需添加化学物质, 可在常温(10 ℃‑40℃)和常压下进 行, 比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的成本更低, 操作更简单。 它是利用微生物 的生物化学作用将恶 臭物质吸收转化成供自身生长的营养物质并代谢出体外, 以达到去除 臭味的目的。 臭气的最终产物主 要是水、 二氧化 碳、 盐类等, 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0008]现有生物法处理废气一般经过三个步骤: ①废气中的污染物由气膜扩散进入液 膜;②溶解于液膜中的污染物在浓度差的推动下进一步扩散到生物膜, 并被其中的微生物 吸附、 吸收; ③进入微生物细胞 的污染物在微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中作为营养物质和能源 分解、 利用, 将污染物去除。 [0009]现有除臭菌剂研究现状, 主 要存在以下问题: [0010](1)目前, 除臭菌剂中菌种 种类较少, 一般只有1 ‑3种, 因此, 除臭效率 不是很高。 [0011](2)微生物除臭菌剂的复配, 对于菌种间合适比例和菌种间的拮抗作用考虑不全, 导致产品质量和使用效果上不稳定, 相关问题层出不穷 。 [0012](3)目前国内的生物除臭处 理大多采用的是活性污泥直接挂膜驯化, 驯化周期长 。 [0013]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 而 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 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 术。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14921380 A 3
专利 一种生物强化除臭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5:19:24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375.2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14685-2022 建设用卵石、碎石.pdf
GM-T 0027-2014 智能密码钥匙技术规范.pdf
DB31-T 1311-2021 上海市 数据去标识化共享指南 .pdf
DB3305-T 295-2023 应急广播智慧系统建设与运维规范 湖州市.pdf
GB-T 16632-2019 水处理剂阻垢性能的测定 碳酸钙沉积法.pdf
GBT 25296-2022 电气设备安全通用试验导则.pdf
GB-T 41819-2022 信息安全技术 人脸识别数据安全要求.pdf
GB-T 37971-2019 信息安全技术 智慧城市安全体系框架.pdf
GM-T 0125.4-2022 JSON Web 密码应用语法规范 第4部分:密钥.pdf
JR-T0116-2014 银行业标准化工作指南.pdf
T-CSCA 120028—2019 “上海品牌”评价认证依据: 公众物业管理服务认证要求.pdf
6-02-06-03 白酒酿造工.pdf
GB-T 30279-2013 信息安全技术 安全漏洞等级划分指南.pdf
GB-T 17713-2022 吸油烟机及其他烹饪烟气吸排装置.pdf
资产管理制度.pdf
GB-T 29242-2012 信息安全技术 鉴别与授权 安全断言标记语言.pdf
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治安管理办法.pdf
GB-T 31257-2014 蹦极通用技术条件.pdf
GB-T 24353-2022 风险管理指南 .pdf
SY-T 7617-2021 海相页岩地质力学评价规范.pdf
1
/
3
6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375.2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