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648893.5
(22)申请日 2022.06.09
(83)生物保 藏信息
CCTCC No: M 2016 548 2016.10.10
CCTCC No: M 20186 08 2018.09.10
CCTCC No: M 201723 3 2017.0 5.04
CCTCC No: M 2016 567 2016.10.17
CCTCC No: M 2018728 2018.10.31
CCTCC No: M 201726 5 2017.0 5.15
CCTCC No: M 201726 6 2017.0 5.15
CCTCC No: M 2018689 2018.10.17
CCTCC No: M 20186 56 2018.09.25
CCTCC No: M 2016 546 2016.10.10
CCTCC No: M 2017232 2017.0 5.04
CCTCC No: M 2016 568 2016.10.17
(71)申请人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河南省妇
幼保健院)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康复前
街7号
申请人 天益健康科学研究院 (镇江) 有限公
司(72)发明人 许毅然 李珮铷 张玲玲 陶旭
郦军虎 朱长连
(74)专利代理 机构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专利代理师 姚小静
(51)Int.Cl.
C12N 1/20(2006.01)
A61K 35/747(2015.01)
A61K 35/745(2015.01)
A61K 35/744(2015.01)
A61P 25/00(2006.01)
A61P 25/20(2006.01)
A61P 1/00(2006.01)
A23L 33/135(2016.01)
C12R 1/225(2006.01)
C12R 1/245(2006.01)
C12R 1/25(2006.01)
C12R 1/46(2006.01)
C12R 1/01(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改善胃肠功能和睡眠障碍的益生菌组
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胃肠功能和睡眠障碍
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属于微生
物技术领域以及医药技术领域, 该益生菌组合物
包括以下原料: 罗伊氏乳杆菌TR02冻干粉、 瑞士
乳杆菌TR11冻干粉、 植物乳杆菌TR22冻干粉、 干
酪乳杆菌TR01冻干粉、 鼠李糖乳杆菌TR08冻干
粉、 乳双歧杆菌TR101冻干粉、 短双歧杆菌TR103
冻干粉、 长双歧杆菌TR17冻干粉、 动物双歧杆菌
TR20冻干粉、 副干酪乳杆菌TR5C ‑1冻干粉、 嗜热
链球菌TR14冻干粉、 嗜酸链球菌TR03冻干粉。 本
发明的益生菌组合物具有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
儿童睡眠和肠道症状的作用, 在制备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睡眠和肠道症状的产品中, 有巨大
的应用前 景。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9页 附图2页
CN 114990017 A
2022.09.02
CN 114990017 A
1.一种改善胃肠功能和睡眠障碍的益生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原料: 罗伊氏
乳杆菌TR02冻干粉、 瑞士乳杆菌TR11冻干粉、 植物乳杆菌TR22冻干粉、 干酪乳杆菌TR01冻干
粉、 鼠李糖乳杆菌TR08冻干粉、 乳双歧杆菌TR101冻干粉、 短双歧杆菌TR103冻 干粉、 长双歧
杆菌TR17冻干粉、 动物双歧杆菌TR20冻干粉、 副干酪乳杆菌TR5C ‑1冻干粉、 嗜热链球菌TR14
冻干粉、 嗜酸链球菌TR0 3冻干粉;
所述罗伊氏乳杆菌冻干粉由罗伊氏乳杆菌和/或其突变体制得; 所述罗伊氏乳杆菌命
名为TR02, 已在2016年10月2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6546, 微生物分类命名为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 TR02; 所述突变
体为对所述 植物乳杆菌进行诱变、 驯化、 基因重组或者经自然突变而获得的突变 体;
所述瑞士乳杆菌冻干粉由瑞士乳杆菌和/或其突变体制得; 所述瑞士乳杆菌命名为
TR11, 已在2017年05月14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7232, 微生物分类命名为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TR11; 所述突变体为
对所述植物乳杆菌进行诱变、 驯化、 基因重组或者经自然突变而获得的突变 体;
所述植物乳杆菌冻干粉由植物乳杆菌和/或其突变体制得; 所述植物乳杆菌命名为
TR22, 已在2017年05月14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7233, 微生物分类命名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TR22; 所述突变体为对
所述植物乳杆菌进行诱变、 驯化、 基因重组或者经自然突变而获得的突变 体;
所述干酪乳杆菌冻干粉由干酪乳杆菌和/或其突变体制得; 所述干酪乳杆菌命名为
TR01, 已在2016年10月3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6567, 微生物分类命名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TR01; 所述突变体为对所述
植物乳杆菌进行诱变、 驯化、 基因重组或者经自然突变而获得的突变 体;
所述鼠李糖乳杆菌冻干粉由鼠李糖乳杆菌和/或其突变体制得; 所述鼠李糖乳杆菌命
名为TR08, 已在2016年10月2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6548, 微生物分类命名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TR08; 所述突
变体为对所述 植物乳杆菌进行诱变、 驯化、 基因重组或者经自然突变而获得的突变 体;
所述乳双歧杆菌冻干粉由乳双歧杆菌和/或其突变体制得; 所述乳双歧杆菌命名为
TR101, 已在2018年10月0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8656, 微生物分类命名为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
TR101; 所述突变体为对所述植物乳杆菌进行诱变、 驯化、 基因重组或者经自然突变而获得
的突变体;
所述短双歧杆菌冻干粉由短双歧杆菌和/或其突变体制得; 所述短双歧杆菌命名为
TR103, 已在2018年11月15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8728, 微生物分类命名为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is TR103; 所述突变体为对
所述植物乳杆菌进行诱变、 驯化、 基因重组或者经自然突变而获得的突变 体;
所述长双歧杆菌冻干粉由长双歧杆菌和/或其突变体制得; 所述长双歧杆菌命名为
TR17, 已在2017年05月2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7265, 微生物分类命名为长双歧杆菌Bi fidobacterium longum TR17; 所述突变体为对
所述植物乳杆菌进行诱变、 驯化、 基因重组或者经自然突变而获得的突变 体;
所述动物双歧杆菌冻干粉由动物双歧杆菌和/或其突变体制得; 所述动物双歧杆菌命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4990017 A
2名为TR20, 已在2017年05月2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7266, 微生物分类命名为动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TR20; 所述突
变体为对所述 植物乳杆菌进行诱变、 驯化、 基因重组或者经自然突变而获得的突变 体;
所述副干酪乳杆菌冻干粉由副干酪乳杆菌和/或其突变体制得; 所述副干酪乳杆菌命
名为TR5C ‑1, 已在2018年09月25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8608, 微生物分类命名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TR5C‑1; 所述
突变体为对所述 植物乳杆菌进行诱变、 驯化、 基因重组或者经自然突变而获得的突变 体;
所述嗜热链球菌冻干粉由嗜热链球菌和/或其突变体制得; 所述嗜热链球菌菌命名为
TR14, 已在2018年11月0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8689, 微生物分类命名为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TR5C‑1; 所述突变
体为对所述 植物乳杆菌进行诱变、 驯化、 基因重组或者经自然突变而获得的突变 体;
所述嗜酸链球菌冻干粉由嗜酸链球菌和/或其突变体制得; 所述嗜酸链球菌菌命名为
TR03, 已在2016年10月3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6568, 微生物分类命名为嗜热链 球菌Streptococcus acidophilus TR03; 所述突变体为
对所述植物乳杆菌进行诱变、 驯化、 基因重组或者经自然突变而获得
专利 一种改善胃肠功能和睡眠障碍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5:18:2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