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895663.9
(22)申请日 2022.07.27
(71)申请人 河南利华制药有限公司
地址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开发区黄河大
道中段
(72)发明人 张海涛 胡成亮 王国永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 1543
专利代理师 陶敏
(51)Int.Cl.
C12N 1/20(2006.01)
C12N 1/36(2006.01)
C12R 1/0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提高霉 菌物脱氢转 化率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霉菌物脱氢转化率
的方法。 本发明的提高霉菌物脱氢转化率的方
法, 包括如下步骤: S1: 将简单节杆菌依次接种至
梯度霉菌物浓度的培养基中进行驯化, 得到驯化
简单节杆菌; S2: 采用驯化简单节杆菌对霉菌物
进行脱氢, 得到霉菌脱氢物。 本发明的方法通过
梯度霉菌物浓度对简单节杆菌进行驯化, 从而增
强了简单节杆菌对霉菌物毒性的抗性, 提高了霉
菌物脱氢转化率; 上述方法操作简单、 驯化时间
短, 驯化简单节杆菌的稳定性好, 霉菌物转化率
高, 特别适 合工业化生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CN 115181705 A
2022.10.14
CN 115181705 A
1.一种提高霉菌物脱氢转 化率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S1: 将简单节杆菌依次接种至梯度霉菌物浓度的培养基中进行驯化, 得到驯化简单节
杆菌;
S2: 采用驯化简单节杆菌对霉菌物进行脱氢, 得到霉菌脱氢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梯度霉菌物浓度中的最低霉菌物浓度为
0.01‑0.05%, 最高霉菌物浓度为8 ‑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梯度霉菌物浓度包括3个以上霉菌物浓度,
优选包括3 ‑5个霉菌物浓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梯度霉菌物浓度包括五个霉菌物浓度, 五
个霉菌物浓度依次为: 0.01%≤霉菌物浓度<0.05%, 0.05%≤霉菌物浓度<0.25%, 0.25%
≤霉菌物浓度< 0.5%, 0.5%≤霉菌物浓度<1.0%和1.0%≤霉菌物浓度≤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梯度霉菌物浓度包括五个霉菌物浓度, 五
个霉菌物浓度依次为: 0.05%≤霉菌物浓度<0.25%, 0.25%≤霉菌物浓度<1.25%, 1.25%
≤霉菌物浓度<2.5%, 2.5%≤霉菌物浓度< 5.0%和5.0%≤霉菌物浓度≤7.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梯度霉菌物浓度包括五个霉菌物浓度, 五
个霉菌物浓度依次为: 0.5%≤霉菌物浓度<2.5%, 2.5%≤霉菌物浓度<5.0%, 5.0%≤霉
菌物浓度<7.0%, 7.0%≤霉菌物浓度<9.0%和9.0%≤霉菌物浓度≤1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驯化方法包括: 将简单节杆菌依次接种至
梯度霉菌物浓度的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固体培养; 其中, 固体培养基除霉菌物之外还包括: 蛋
白胨6‑9g/L, 玉米浆10 ‑15g/L, 葡萄糖6.0 ‑9.0g/L, 磷酸氢二钾0.1 ‑0.2g/L, 琼脂10.0 ‑
20.0g/L; 固体培 养基的pH值 为7.0‑7.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固体培养之后还包括: 从固体培养物中
挑取菌株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中进 行液体发酵培养, 将液体发酵培养物接种于下一霉菌物浓
度的固体培 养基中进行固体培 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液体培养基包括: 蛋白胨8 ‑12g/L, 玉米浆
1.5‑3.0g/L, 葡萄糖1.5 ‑4.0g/L, 磷酸氢二钾2 ‑5g/L; 液体培 养基的pH值 为7.0‑7.4。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液体发酵培养的条件包括: 发酵温度为
30‑37℃, 发酵时间为24 ‑72h, 转速为180 ‑220r/min。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181705 A
2一种提高 霉菌物脱 氢转化率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微 生物技术领域, 尤其是 涉及一种提高霉菌物脱氢转 化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糖皮质激素是机体内极为重要的一类调节分子, 对机体的发育、 生长、 代谢以及免
疫功能等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是机体应激反应最重要的调节激素, 也是临床上使用最为
广泛而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剂 。 目前, 临床常见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包括泼尼松、 甲泼尼
松、 倍他米松、 丙酸倍氯米松、 泼尼松龙、 氢化可的松、 地塞米松等, 该类药物具有抗炎、 抗
毒、 抗过敏、 抗休克、 非特异性抑制免疫及退热作用等多种作用, 可以防止和阻止免疫性炎
症反应和病理性免疫反应的发生。
[0003]霉菌脱氢物是糖皮质激素的重要中间体, 主要合成方法包括化学合成法和微生物
合成法。 化学合 成法普遍存在工艺复杂、 合成路线长、 收率低等问题; 相对于化学合 成法, 微
生物合成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 污染小、 转化率相对较高等优势,从而有利于环境保护并降
低生产成本。 然而, 在微生物合成法中, 如何保持甚至提高菌种的脱氢转化特性, 一直是业
内的一个技 术难点。
[0004]鉴于此, 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霉菌物脱氢转化率的方法, 其能够增强简单节杆
菌对霉菌物毒性的抗 性, 并且稳定地 提高霉菌物脱氢转 化率。
[0006]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霉菌物脱氢转 化率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 将简单节杆菌依次接种至梯度霉菌物浓度的培养基中进行驯化, 得到驯化简
单节杆菌;
[0008]S2: 采用驯化简单节杆菌对霉菌物进行脱氢, 得到霉菌脱氢物。
[0009]本发明的方法利用霉菌物浓度递增的一系列培养基对简单节杆菌进行诱导培养,
有效克服了现有简单节杆菌在传代过程中霉菌物脱氢等优良特性丢失等问题, 同时提高了
该菌种对霉菌物的抗毒性, 特别是显著且稳定地 提高了霉菌物脱氢转 化率。
[0010]在本发明中, 梯度霉菌物浓度的培养基指的是含有不同霉菌物浓度的一系列培养
基, 霉菌物浓度为霉菌物的质量浓度; 可以理解, 驯化时是将简单节杆菌从最低霉菌物浓度
的培养基中逐级接种至上一级高霉菌物浓度的培 养基中。
[0011]本发明的方法对梯度霉菌物浓度的范围不作严格限制, 只要简单节杆菌能够在各
梯度霉菌物浓度的培养基中生长即可; 具体地, 梯度霉菌物浓度中的最低霉菌物浓度可以
为0.01‑0.05%, 最高霉菌物浓度可以为8 ‑10%。 此外, 梯度霉菌物浓度可以包括3个以上霉
菌物浓度, 例如可以包括3 ‑5个霉菌物浓度。
[0012]在一实施方式中, 梯度霉菌物浓度包括五个霉菌物浓度, 五个霉菌物浓度依次为:
0.01%≤霉菌物浓度<0.05%, 0.05%≤霉菌物浓度<0.2 5%, 0.25%≤霉菌物浓度<0.5%,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15181705 A
3
专利 一种提高霉菌物脱氢转化率的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5:18:1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