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013507.1
(22)申请日 2022.08.23
(71)申请人 湖南大学
地址 410082 湖南省长 沙市岳麓区麓山 南
路麓山门
(72)发明人 鲁玥 梁方艺 钟林芮 秦钒治
张绶娟
(74)专利代理 机构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43008
专利代理师 何文红
(51)Int.Cl.
C12N 1/38(2006.01)
C12N 1/20(2006.01)
C12P 7/22(2006.01)
A62D 3/37(2007.01)A62D 101/28(2007.01)
A62D 101/22(2007.01)
C12R 1/01(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提高微生物还原氯酚体系中低毒还原
产物含量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微生物还原氯酚体
系中低毒还原产物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是利用电
气石提高微生物还原氯酚体系中低毒还原产物
的含量, 其中微生物还原氯酚体系中电气石的浓
度≥0.8g/L。 本发明为提高微生物还原氯酚体系
中低毒还原产物含量的方法, 通过在微生物还原
氯酚体系中添加适量的电气石, 不仅能够有效提
高微生物还原氯酚体系中低毒还原产物含量, 从
而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还原产物的整体毒性, 而且
能够实现氯酚的快速还原, 从而有利于提升生物
修复氯酚体系的整体降解效率, 使用价值高, 应
用前景好, 对于有效解决氯酚对环 境安全和人类
健康的威胁具有十分重要意 义。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5页
CN 115354010 A
2022.11.18
CN 115354010 A
1.一种提高微生物还原氯酚体系中低毒还原产物含量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
是利用电气石提高微生物还原氯酚体系中低毒还原产 物的含量; 所述微生物还原氯酚体系
中电气石的浓度≥0.8g/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微生物还原氯酚体系中低毒还原产物含量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 微生物还原氯酚体系中电气石的浓度≥1.2g/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微生物还原氯酚体系中低毒还原产物含量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 微生物还原氯酚体系中电气石的浓度≥1.6g/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微生物还原氯酚体系中低毒还原产物含量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 微生物还原氯酚体系中电气石的浓度≥2.2g/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微生物还原氯酚体系中低毒还原产物含量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微生物还原 氯酚体系中电气石的浓度≤8.0g/L; 所述电气石的纯度为99%以
上; 所述电气石的平均粒度为 400nm~500n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微生物还原氯酚体系中低毒还原产物含量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微生物还原氯酚体系中微生物的接种量为体系总体积的1%~5%; 所述微生
物为脱亚硫酸菌 菌株DCB‑2。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提高微生物还原氯酚体系中低毒还原产物含量
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利用电气石提高微生物还原氯酚体系中低毒还原产 物的含量时, 包括
以下步骤:
S1、 将电气石、 微 生物、 氯酚与培 养基中混合, 得到混合物;
S2、 对步骤S1得到的混合物中的微生物进行培养, 完成对混合物中氯酚的还原脱氯处
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高微生物还原氯酚体系中低毒还原产物含量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步骤S1中, 所述混合物中氯酚的初始浓度为100μM~200μM; 所述氯酚为2,3 ‑二氯
酚; 所述培 养基为改良后的DMSZ 720培养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高微生物还原氯酚体系中低毒还原产物含量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步骤S1 中, 所述微生物在 使用之前还包括以下 处理: 将微生物接种到培养基中进 行
培养, 直至OD600值保持相对稳定; 所述培养在温度为25℃ ~40℃下进行; 所述培养的时间为
3天~7天; 所述培 养基为改良后的DMSZ 720培养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提高微生物还原氯酚体系中低毒还原产物含量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步骤S2中, 所述培养在 厌氧条件下进 行; 所述培养过程中通入氮气和二氧化碳的混
合气体, 使体系保持厌氧状态; 所述氮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中氮气和二氧化碳的体积
比为4: 1; 所述培 养在温度为25℃~40℃下进行; 所述培 养时间单次为54h~120 h。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354010 A
2一种提高 微生物还原氯酚体系中 低毒还原产物含量的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生物修复领域, 涉及一种提高微生物还原氯酚体系中低 毒还原产物含
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氯酚是一类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其毒性随着氯取代基数量的
增加而增强, 而通过微生物还原脱氯来减少氯取代基的数量, 从而降低其毒性是目前比较
主流且经济的处理工艺。 例如, 脱亚硫酸菌是一类具有广泛脱氯活性的厌氧微生物, 它们能
利用脱氯呼吸作用, 将多氯酚还原为毒性较低的低氯酚, 从而降低氯酚污染物对环境安全
和人类健康的威胁。 虽然通过微生物还原作用能够降低氯酚的毒性, 但是在本申请发明人
的实际研究过程中发现: 利用微生物还原氯酚的体系中, 微生物会优先攻击邻位和间位的
氯取代基, 结果是由此获得还原产 物中主要 是氯取代基位于间位、 对位的低氯酚, 即相比邻
位的低氯酚, 氯取代基位于间位、 对位的低氯酚在还原产物中的占比更高, 与此同时, 相比
邻位的低氯酚, 氯取代基位于间位、 对位的低氯酚具有 更强的毒性, 因而现有微生物还原氯
酚体系中还原产物的整体毒性仍然较高。 另外, 本申请发明人还发现: 现有微生物还原氯酚
体系均不能有效调控氯酚的还原路径, 即难以有效避免微生物对邻位化学键的优先攻击,
从而难以有效地将氯酚还原成毒性更低的氯酚(如邻位氯酚), 这是导致微生物还原氯酚体
系还原产物中低毒氯酚的占比/含量仍然较低的根本原因, 也是现有微生物还原氯酚体系
中还原产物的整体毒性仍然较高的重要原因。 至今为止, 尚未见到如何有效调控氯酚的还
原路径以及如何提高还原产 物中低毒氯酚占比/含量等相关报道。 因此, 如何有效调控微生
物还原氯酚的路径并进一步提高还原产物中低毒氯酚的含量, 这对于有效降低还原产 物的
整体毒性并有效解决氯酚污染物对环境 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威胁具有十分重要意 义。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提高微生物还原氯酚
体系中低毒还原产物含量的方法。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 术方案。
[0005]一种提高微生物还原氯酚体系中低毒还原产物含量的方法, 所述方法是利用电气
石提高微生物还原氯酚体系中低毒还原产 物的含量; 所述微生物还原氯酚体系中电气石的
浓度≥0.8g/L。
[0006]上述的提高微生物还原氯酚体系中低毒还原产物含量的方法, 进一步改进的, 所
述微生物还原氯酚体系中电气石的浓度≥1.2g/L。
[0007]上述的提高微生物还原氯酚体系中低毒还原产物含量的方法, 进一步改进的, 所
述微生物还原氯酚体系中电气石的浓度≥1.6g/L。
[0008]上述的提高微生物还原氯酚体系中低毒还原产物含量的方法, 进一步改进的, 所
述微生物还原 氯酚体系中电气石的浓度≤8.0g/L; 所述电气石的纯度为99%以上; 所述电说 明 书 1/7 页
3
CN 115354010 A
3
专利 一种提高微生物还原氯酚体系中低毒还原产物含量的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5:18:1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