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153021.8 (22)申请日 2022.09.21 (71)申请人 微康益生菌 (苏州) 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 术 开发区龙桥路10 33号 申请人 漯河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方曙光 王昊鹏 白海平 冯胜鹏  王勇 陈珂可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专利代理师 王艳斋 (51)Int.Cl. C12N 1/20(2006.01) C12N 1/04(2006.01) A23L 33/135(2016.01)A61K 35/745(2015.01) A61P 3/06(2006.01) A61P 37/04(2006.01) C12R 1/01(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提高乳双歧杆菌稳定性的培养方法及 产品和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乳双歧杆菌稳定性的 培养方法及产品和应用, 所述培养方法包括: 将 乳双歧杆菌发酵培养液在先梯度升温后降温的 环境中培养。 本发明创造性地将 “先梯度升温后 降温”的温度程序应用于乳双歧杆菌的发酵培 养, 显著提高了乳双歧杆菌产物的稳定性, 这可 能是因为“梯度高温 ”的处理过程可以刺激乳双 歧杆菌代谢出更多的耐热酶, 从而提高乳双歧杆 菌菌粉的耐受性和储存的稳定性。 且 所述培养方 法简单易操作, 适宜工业放大。 总的来说, 此法简 单易行且显著提高了乳双歧杆菌储存 稳定性, 解 决了活菌数低和乳双歧杆菌产物储存不稳定的 问题, 有利于规模化的生产应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 附图1页 CN 115322937 A 2022.11.11 CN 115322937 A 1.一种提高乳双歧杆菌稳定性的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培养方法包括: 将乳双歧 杆菌发酵培 养液在先梯度升温后降温的环境中培 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 养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梯度升温的具体过程 为: 以18‑30℃为初始温度, 恒温保持3 ‑6h; 再第一次升温至21 ‑38℃, 恒温保持3 ‑6h; 再第 二次升温至24 ‑46℃, 恒温保持3 ‑6h, 以此类推, 直至乳双歧杆菌液OD600达10‑18时开始降 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 养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升温的速率独立 地为0.1‑2℃/min。 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培 养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降温降至 30℃以下。 5.如权利 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降温在0.3 ‑4h内降至30 ℃以下。 6.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培 养方法在制备乳双歧杆菌 菌粉中的应用。 7.一种乳双歧杆菌菌粉, 其特征在于, 所述乳双歧杆菌菌粉由包括如下步骤的制备方 法制得: 将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培养方法得到的培养产物, 进行离心、 取乳双歧杆菌菌 泥乳化、 冻干、 粉碎、 过筛, 得乳双歧杆菌 菌粉。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乳双歧杆菌菌粉, 其特征在于, 所述乳化前还包括乳双歧杆菌菌 泥与冻干保护剂的混合 步骤; 优选地, 所述冻干保护剂包括海藻糖、 脱脂 乳粉、 麦芽糊精、 蔗糖、 谷氨酸钠和水; 优选地, 所述冻干保护剂以质量份数计包括海藻糖1 ‑25份、 脱脂乳粉1 ‑8份、 麦芽糊精 1‑5份、 蔗糖1 ‑5份、 谷氨酸钠0.5 ‑3份和水54 ‑95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乳双歧杆菌菌粉, 其特征在于, 所述乳双歧杆菌菌泥与冻干保护 剂的质量比为(3 ‑8):1。 10.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培养方法或如权利要求7 ‑9中任一项所述的乳双歧 杆菌菌粉在制备含乳双歧杆菌的食品、 保健品或药品中的应用。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322937 A 2一种提高乳双歧杆菌稳定性的培养方 法及产品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乳双歧杆菌稳定性的培养方 法及产品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是一种存在于人体内, 衡量人体健康指数 的重要指标。 乳双歧杆菌能够定植于肠道内通过生命活动达到调节宿主微生态平衡的作 用, 其代谢产生的乙酸、 乳酸等, 能够降低环境pH值, 抑制有害菌的繁殖, 达到增强机体免疫 力、 防治相关疾病、 降低胆固醇、 延缓衰 老等效果, 是人体内的重要益生菌。 因其独特的益生 功效, 已广泛应用于食品、 医疗保健、 畜禽养殖等领域。 [0003]专利文件CN112813000A公开了一种乳双歧杆菌高密度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方法, 此 发明的高密度发酵培养基配方为: 乳糖20 ‑30g/L、 牛肉浸粉10 ‑15g/L、 酵母浸粉10 ‑15g/L、 牛骨蛋白胨5 ‑10g/L、 磷酸氢二钾2 ‑5g/L、 柠檬酸氢铵2 ‑5g/L、 乙酸钠2 ‑5g/L、 硫酸镁0.2 ‑ 0.5g/L、 硫酸锰0.1 ‑0.2g/L、 吐温 ‑80 1‑2mL/L、 L‑半胱氨酸盐酸 盐1‑2g/L。 此发明的高密度 发酵方法为: 将乳双 歧杆菌种子液接种到高密度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 发酵过程中流加 中和剂的任一种维持发酵液pH值为5.5~6.0。 本发明实现了乳双歧杆菌的高密度 发酵, 降 低了生产成本、 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4]CN108277178B公开了一种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工业化高密度混合发酵培养基、 发酵培养方法以及菌粉包埋方法; 所述发酵培养基为: 玉米浆干粉0.3 ‑1.5%, 大豆蛋白胨 0‑1.8%, 低聚果糖0 ‑1%, 葡萄糖0.5 ‑1%, 磷酸氢二钾0.4 ‑1.35%, 磷酸二氢钾0.4%, 硫酸 镁0.015‑0.02%, L ‑半胱氨酸盐酸盐0.05%; 或者玉米浆干粉0.3 ‑1.5%, 牛肉膏0 ‑1%, 低 聚果糖0‑1%, 葡萄糖0.5 ‑1%, 磷酸氢二钾0.4 ‑1.35%, 磷酸二氢钾0.4%, 硫酸镁0.015 ‑ 0.02%, L ‑半胱氨酸盐酸盐0.05%; 所述发酵方法包括菌种活化培养、 一级菌种培养、 二级 种子液制备、 车间200L小罐培养和车间1T大罐发酵培养。 此发明提供的培养基组方相 对传 统TPY培养基, 活菌数提高10倍以上, 成本降低60%, 且该组方原料易于购买, 成分简单, 适 合工业化生产需求。 所述菌种包埋 技术, 大大提高菌种耐受人体及外界环境的能力。 [0005]目前, 乳双歧杆菌工业化生产中存在产量低和储存稳定性差等问题, 因此, 探索控 制发酵过程的增强菌体耐受性和储 存稳定性的方法是非常有意 义的。 发明内容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乳双歧杆菌的培养方法及产品 和应用, 具体提供一种提高乳双歧杆菌稳定性的培 养方法及产品和应用。 [0007]为达到此发明目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 术方案: [0008]第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乳双歧杆菌稳定性的培养方法, 所述培养方法包 括: 将乳双歧杆菌发酵培 养液在先梯度升温后降温的环境中培 养。 [0009]本发明创造性地将 “先梯度升温后降温 ”的温度程序应用于乳双歧杆菌的发酵培说 明 书 1/9 页 3 CN 115322937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提高乳双歧杆菌稳定性的培养方法及产品和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提高乳双歧杆菌稳定性的培养方法及产品和应用 第 1 页 专利 一种提高乳双歧杆菌稳定性的培养方法及产品和应用 第 2 页 专利 一种提高乳双歧杆菌稳定性的培养方法及产品和应用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5:18:0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