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10888077.1
(22)申请日 2022.07.27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5058370 A
(43)申请公布日 2022.09.16
(73)专利权人 山东凤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花园路
17号
(72)发明人 王静 单宝龙 李凤娟 刘敬兰
张化朋 庄金丽 陈常霞
(74)专利代理 机构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72 21
专利代理师 周红英
(51)Int.Cl.
C12N 1/20(2006.01)
C12N 1/14(2006.01)
A23L 33/00(2016.01)
C12R 1/25(2006.01)C12R 1/23(2006.01)
C12R 1/225(2006.01)
C12R 1/645(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113907135 A,2022.01.11
TW 20194343 6 A,2019.1 1.16
KR 20120 013521 A,2012.02.15
CN 111053711 A,2020.04.24
Hee Sun Yang 等. “Antioxidative
Activity of Mushro om Water Extracts
Fermented by Lactic Acid Bacteria ”. 《J
Korean Soc Fo od Sci Nutr》 .2014,第43卷(第1
期),
李雪 等.“桑黄风味酸 奶发酵工艺优化 ”.
《中国酿造》 .202 2,第41卷(第5期),
谢丽源 等. “抗氧化桑黄真菌 筛选及抗氧化
能力评价 ”. 《西南农业学报》 .2014,第27 卷(第4
期),
审查员 唐雪珂
(54)发明名称
一种抗氧化后生元复合 发酵液、 制备方法及
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生物 技术领域, 具体公开了一种
抗氧化后生元复合发酵液、 制备方法及应用, 所
述后生元复合发酵液是以真菌 ‑桑黄为发酵基
质, 通过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发酵处理,
获得的复合发酵产物; 本发明所述后生元复合发
酵液中除含有乳酸菌代谢产物及溶胞产物、 桑黄
多糖、 几丁质 (壳聚糖) 、 β ‑葡聚糖等功能性成分
外, 还含有乳酸菌通过复杂的氧化、 异构化、 乙酰
化、 酯化以及葡萄化等反应将原药物中的特定药
物分解转化形成的新活性成分, 各成分协同增
效, 显著提升了复合发酵液的抗氧化水平; 本发
明制备工艺简单, 工业放大容易, 对推动后生元
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6页
CN 115058370 B
2022.12.13
CN 115058370 B
1.一种抗氧化后生元复合发酵液, 其特征在于, 包括桑黄和乳酸菌, 具体是以桑黄作为
单一发酵基质, 乳酸菌作为发酵菌种复合发酵的产物, 所述乳酸菌选自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15126的植物乳杆菌 (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 BLCC2‑0015、 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18208的嗜酸乳 杆菌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 PBIL2‑003和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18206的鼠李糖乳杆菌 ( Lactobaci llus rhamnosus) PBIL3‑003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氧化后 生元复合发酵液,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发酵液
中的菌体密度≥109cfu/mL。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抗氧化后生元复合发酵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
骤:
(1) 桑黄发酵 液的制备: 将桑黄 菌种活化、 扩大培 养得桑黄发酵 液;
(2) 桑黄酶解液的制备: 对桑黄发酵液进行匀浆处理, 得桑黄匀浆液; 向桑黄匀浆液中
加入纤维素酶, 得 桑黄酶解液;
(3) 乳酸菌二级种子液的制备: 将乳酸菌菌种依次经培养活化、 一级种子培养、 二级发
酵培养得乳酸菌二级种子液;
(4) 将乳酸菌二级种子液加入桑黄酶解液中, 培 养得后生元复合发酵 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抗氧化后生元复合发酵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1) 中
桑黄发酵 液的具体制备 过程为:
a.使用无菌吸管吸取PDA肉汤培养基滴入桑黄菌种安瓿瓶内, 轻轻震荡, 使冻干菌体溶
解呈悬浮状;
b.取菌体悬浮液, 移植于P DA琼脂培养基中培 养至培养基表面布满菌 丝;
c.取上述布满菌丝的PDA琼脂培养基接种于PDA肉汤培养基中, 培养至形成大量密集菌
丝球, 得桑黄种子 培养液;
d.将桑黄种子培养液接种于PDA肉汤培养基中, 培养至形成大量密集菌丝球、 培养液变
清, 得桑黄发酵 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抗氧化后生元复合发酵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2) 中
桑黄酶解液的具体制备方法为, 将桑黄匀浆液调节至pH=4.5, 随后向其中加入0.1~5%纤维
素酶, 在45~50℃水浴锅中恒温酶解48~60h至匀浆液无明显沉淀, 然后于115℃条件下灭菌
15min得桑黄酶解液。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抗氧化后生元复合发酵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3) 中
乳酸菌一级种子培养的接种量为1%~5%, 发酵结束后乳酸菌二级种子液中的菌体密度≥
109cfu/mL。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抗氧化后生元复合发酵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4) 所
述后生元复合发酵液 的制备: 以桑黄酶解液为发酵培养基质, 乳酸菌二级种子液与桑黄酶
解液的体积比为3%~5%。
8.一种抗氧化后生元复合制剂, 其特征在于, 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氧化后生元复合
发酵液。
9.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氧化后生元复合发酵液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氧化后生元复合
制剂在抗氧化方面的应用。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058370 B
2一种抗氧化后生元复合发酵液、 制备方 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抗氧化后生元复合发酵液、 制 备方法及
应用。
背景技术
[0002]后生元是指乳酸菌经由热处理、 物理性处理、 高静水压处理、 冷冻干燥、 超音波震
荡等加工方式处理后, 仍然保有与其活菌相同活性的菌体成分和代谢产物, 具有乳酸菌无
法比拟的优点。 后生元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其中胞外多糖能抑制 脂质过氧化反应和增强自
由基清除能力, 使其具有相对较好的抗氧化效果, 但与现有抗氧化剂相比, 具有一定的功效
差异, 限制了后生元的研究与开发, 不利于后生元制剂的推广与应用。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抗氧化后生元复合发酵液、 制
备方法及应用。
[0004]为了实现上述 技术效果,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 术方案:
[0005]一种抗氧化后生元复合发酵液, 包括桑黄和乳酸菌, 具体是以桑黄作为单一发酵
基质, 乳酸菌作为发酵菌种, 复合发酵后的产物。
[0006]优选地, 所述复合发酵 液中的菌体密度≥109cfu/ mL。
[0007]优选地, 所述乳酸菌 选自植物乳杆菌、 嗜酸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中的一种。
[0008]优选地, 所述植物乳杆菌为植物乳杆菌 (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 BLCC2‑0015
已于2015年3月1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保藏地址: 中国武汉大学, 其保藏编
号为CCTCC NO: M 2015126; 已公开于专利申请 “一株具高抗氧化活性的植物乳杆菌及其应
用”(申请号: 201510419415.7, 申请日: 2015.07.16) 中。
[0009]嗜酸乳杆菌 (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 PBIL2‑003已于2018年4月28日保藏于
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保藏地址: 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18208; 已公开于专利申请 “一种灵芝益生菌复合发酵液、 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申请号:
201911424255.X, 申请日: 2019.12.31) 中。
[0010]鼠李糖乳杆菌 (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 PBIL3‑003已于2018年4月28日保藏于
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保藏地址: 中国武汉大学, 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18206;
已公开于专利申请 “一种灵芝益生菌复合发酵液、 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申请号:
201911424255.X, 申请日: 2019.12.31) 中。
[0011]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 提供上述抗氧化后生元复合发酵液的制 备方法, 具体包
括如下步骤:
[0012](1) 桑黄发酵 液的制备: 将桑黄 菌种活化、 扩大培 养得桑黄发酵 液;
[0013](2) 桑黄酶解液的制备: 对桑黄发酵液进行匀浆处理, 得桑黄匀浆液; 向桑黄匀浆
液中加入纤维素酶, 得 桑黄酶解液;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15058370 B
3
专利 一种抗氧化后生元复合发酵液、制备方法及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5:17:5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