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707095.5
(22)申请日 2022.06.21
(71)申请人 苏农 (广德)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42000 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市新杭蔡
家山广信工业园
(72)发明人 冒永松 邹玲玲 李勇 王玲丽
汤晓娟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南京匠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568
专利代理师 王冰冰
(51)Int.Cl.
C12M 1/02(2006.01)
C12M 1/04(2006.01)
C12M 1/12(2006.01)
C12M 1/00(2006.01)C12N 1/20(2006.01)
C12R 1/01(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微生活菌剂的发酵工艺及其设备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
一种微生活菌剂的发酵工艺及其 设备, 所述的旋
转架内镶嵌有第二电机, 所述的第二电机动力输
出端穿过第一密封轴承与转轮连接, 所述的旋转
架对应转轮处开设有通孔, 所述的转轮两侧均黏
贴有橡胶垫, 所述的第一电机另一端延伸至通料
孔内, 所述的第一电机延伸至通料孔处固定安装
有三组搅拌叶片; 经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设
置, 实现其对于物料更加有限的搅拌的效果, 并
且其中经过气泵增加内部增压, 在使用时实现对
于有效出料以及实现对内部氧气存量的使用效
果, 并且其中经过浮球以及加气管的设置实现其
使用时的搅拌, 防止堵塞的使用效果。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
CN 114891601 A
2022.08.12
CN 114891601 A
1.一种微生活菌剂的发酵设备, 包括主体(1)、 混合搅拌机构、 投料装置、 通气装置和雾
化喷头(26), 所述的主体(1)内侧中心处通过第二密封轴承(211)转动连接有旋转架(24),
所述的旋转架(24)中心处转动连接有 内柱(2), 所述的内柱(2)顶端处开设有通料孔(21),
所述的通料孔(21)呈T型结构, 所述的通料孔(21)贯穿主体(1)上表面, 所述的混合搅拌机
构包括第一电机(22), 所述的内柱(2)低端处中心处镶嵌有第一电机(22), 所述的第一电机
(22)选用双轴电机, 所述的第一电机(22)动力输出端与旋转架(24)固定安装, 所述的主体
(1)下表面均匀镶嵌有十二个雾化喷头(26), 所述的主体(1)上方螺纹安装有投料装置, 其
特征在于:
所述的旋转架(24)内镶嵌有第二电机(28), 所述的第二电机(28)动力输出端穿过第一
密封轴承(27)与转轮(25)连接, 所述的旋转架(24)对应转轮(25)处开设有通孔, 所述的转
轮(25)两侧均黏贴有橡胶垫(29), 所述的第一电机(22)另一端延伸至通料孔(21)内, 所述
的第一电机(2 2)延伸至通料孔(21)处固定安装有三组搅拌叶片(23);
所述的主体(1)顶端处螺纹安装有密封蝶阀(110), 所述的主体(1)顶端螺纹安装有投
料装置;
所述的投料装置还包括: 投料腔(15), 所述的主体(1)顶端处螺纹安装有投料腔(15),
所述的主体(1)内侧焊接有滤网(18);
所述的主体(1)上表面设有两个通气装置, 所述的通气装置还包括: 进气管(13)和 气泵
(14), 所述的主体(1)顶端处镶嵌有进气管(13), 所述的进气管(13)靠近顶端处螺纹安装有
气泵(14), 所述的进气管(13)低端处成S型 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活菌剂的发酵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混合搅拌机构还
包括:
塑胶圈(210), 所述的转轮(25)外围套 有两个塑胶圈(2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活菌剂的发酵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投料装置还包
括:
加气管(17)和浮球(19), 所述的投料腔(15)内侧通过支架(16)固定安装有加气管
(17), 所述的加气管(17)下 方的主体(1)内设有浮球(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活菌剂的发酵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浮球(19)还包
括:
PVC支架(111)、 槽孔(112)和橡胶杆(113), 所述的浮球(19)内镶嵌有PVC支架(111), 所
述的PVC支架(111)与浮球(19)接触面均匀开设有槽孔(112), 所述的PVC支架(111)边缘处
镶嵌有磁铁片, 所述的浮球(19)外围均匀黏贴有橡胶杆(1 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 生活菌剂的发酵设备,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的主体(1)还 包括:
底架(3), 所述的主体(1)两侧焊接有底架(3), 所述的底架(3)下表面螺纹安装有移动
轮(32), 所述的底 架(3)上均匀开设有两个导 孔(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 生活菌剂的发酵设备,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的主体(1)还 包括:
支架(11)和手柄(12), 所述的主体(1)一侧焊接有支架(11), 所述的支架(11)顶端处焊
接有手柄(12)。
7.一种微生物菌剂发酵工艺, 其与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微生活菌剂发酵设备配
合使用, 其特 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4891601 A
2S1: 灭菌, 先对主体(1)内进行高温灭菌, 而后进行密封环境下投料, 使用时在大棚中设
置固定轨道, 使用时经 过导孔(31)与轨道相互引导;
S2: 投料, 经过对投料腔(15)内注入物料, 使用时经过加气管(17)配合浮球(19)的设
置, 在使用时经过注料时其 向下的流动时经过加气管(17)内充气, 实现其浮球(19)在滤网
(18)上实现搅动, 从而大 大实现了其使用时的防堵塞的效果, 以及 初步搅拌的效果;
S3: 充分搅拌混合, 使用时在物料进入到主体(1)内后经过第一电机(22)的旋转启动,
在使用时进入的物料首先经过搅拌叶片(23)的初步搅拌, 同时进入到主体(1)后经过第一
电机(22)的设置, 实现旋转架(24)的旋转, 并且旋转时配合第二电机(28)的设置, 在使用时
实现了转轮(25)的设置, 实现了其对内部物料 更加有效的搅拌加工的效果;
S4: 加压通气与出料, 使用时首先在物料进入主体(1)中后, 使用时经过气泵(14)对内
注入空气, 保持 内部氧气存量, 并且在加压后其压力增加后使用时在压力增加后, 其雾化喷
头(26)在内部增压后实现其喷洒的效果, 实现其使用时持续 撒料的效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物菌剂 发酵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S1中高温灭菌后保
持内部干燥的效果, 而后再 经过紫外线杀菌后关闭蝶阀, 其操作环境保持物件环境。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物菌剂 发酵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S2中投料过程中先
检测其PH值控制在6 ‑8之间, 投入物料后检测其温度控制在32℃的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物菌剂 发酵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S4中的增压强度,
控制在6个大气压以内。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4891601 A
3
专利 一种微生活菌剂的发酵工艺及其设备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5:17:4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