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029288.6 (22)申请日 2022.08.25 (83)生物保 藏信息 CGMCC No.24702 202 2.04.18 (71)申请人 河南省农业科 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地址 450002 河南省郑州市金 水区花园路 116号 (72)发明人 杨丽荣 徐文 谢夏 邓晓旭  张洁 夏明聪 孙润红 武超  (74)专利代理 机构 广州三环 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202 专利代理师 余璟仪 (51)Int.Cl. C12N 1/20(2006.01) A01N 63/27(2020.01)A01N 25/22(2006.01) A01N 25/08(2006.01) A01N 25/12(2006.01) A01P 3/00(2006.01) C12R 1/3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小麦纹枯病生防菌、 生防制剂及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 公开了一种 小麦纹枯病生防菌、 生防制剂及应用。 本发明的 小麦纹枯病生防菌, 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702 。 本发明所制备的生防制剂在防治纹枯 病的同时能够改善土壤肥力,环境友好, 能够实 现作物病害绿色防控。 对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具 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生产成本低廉, 能够提升农 产品国际竞争力, 易推广普及。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CN 115287237 A 2022.11.04 CN 115287237 A 1.一种小麦纹枯病生防菌, 其特 征在于, 其保藏编号 为CGMCC No.24702。 2.一种由权利要求1所述小麦纹枯病生防菌制备的生防菌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防菌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麦纹枯病生防菌的有效活菌数 为200‑300亿/克。 4.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 生防菌剂的制备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将权利要求1所述小麦纹枯病生防菌 接种于固体培 养基培养, 得菌落; (2)挑取菌落接种于一级种子 培养基中培 养, 得一级种子; (3)取所述一级种子, 按体积百分比为1% ‑6%的接种量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 曝气, 培 养28h‑40h, 制得二级种子; (4)取所述二级种子, 按体积百分比为1% ‑6%的接种量接种到发酵罐中, 进行高密度 发酵培养, 即得生防菌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1)中, 所述培养的温度为 26℃‑30℃, 时间为28h ‑40h; 在所述步骤(2)中, 所述培养的初始pH值为7.0 ‑7.2, 温度为24 ℃‑30℃, 时间为20h ‑24h; 所述一级种子培养基的配方为: 玉米粉10g, 葡萄糖5g, 豆饼粉 15g, 鱼粉5g, CaCO35g, (NH4)2SO4 1g, K2HPO4 0.3g, MgSO4·7H2O 0.2g, 水10 00ml。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3)中, 所述二级种子培养 基的配方为: 玉米粉12g, 葡萄糖5g, 豆饼粉18g, 鱼粉4g, CaCO3 6.50g, (NH4)2SO4 1g, K2HPO4  0.3g, MgSO4·7H2O 0.2g, MnSO4·H2O 0.2g, 水10 00ml。 7.一种生防制剂, 其特征在于, 按质量份数计, 包括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防菌剂60 ‑80 份, 粘着剂7 ‑10份, 稳定剂1 ‑2份, 填料 7‑31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防菌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着剂为麦芽糊精、 大豆粉、 明胶 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稳定剂为膨润土和/或羧甲基纤维素; 所述填料为滑石粉、 凹凸棒土、 白 土、 粘土、 白炭黑中的至少一种。 9.一种如权利要求7 所述生防制剂的制备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 生防菌剂与所述 填料混合, 喷雾 干燥制成母 粉; (2)在所述母 粉中添加所述粘着剂和所述稳定剂, 即成。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纹枯病生防菌、 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生防菌剂、 权利要求4 ‑6 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生防菌剂的制备方法、 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生防制剂、 权利要求9所述生 防制剂的制备 方法在禾谷 丝核菌和/或镰刀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287237 A 2一种小麦纹枯病生防菌、 生防制剂及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生物防治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小麦纹枯病生防菌、 生防制  剂及应 用。 背景技术 [0002]小麦纹枯病由禾谷丝核菌等引起, 又称立枯病、 尖眼点病。 小麦纹枯病主  要发生 在叶鞘及茎杆上。 发病初期, 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黄褐色椭圆  形或梭形病斑, 以 后病部逐渐扩大, 颜色变深, 并向内侧发展为害茎部, 小麦  生长中期至后期叶鞘上的病斑 呈云纹状花纹。 禾谷丝核菌会破坏小麦的茎秆等  组织部位, 影响营养物质和水分的运输, 导致出现枯白穗, 降低小麦的产量和  品质, 是制约小麦高产、 稳产的因素之一。 小麦纹枯病 在小麦种植地区普遍发  生, 是麦区常发性病害, 一般病田 的发病株率 10%‑30%, 重病田块 可达60% ‑80%, 特别严重的田块因病害引起的枯白穗率还可能高达20%以上。 因病造成 产量损 失一般在10%左右, 严重时高达 30%‑40%。 [0003]现阶段, 对于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手段主要有农业种植防治、 化学药剂防治、  选育 抗病品种以及生物防治等。 农业防治需要对小麦种植过程中的细节有较高  的把握, 对于广 大农民来说防治效果不好并且不易 实现; 化学药剂防治 可以起 到较好的防治, 但是施加化 学药剂可能会对小麦植株及其周遭生长环境产生污  染和破坏。 而选育的抗病品种 具有较 好效果的品种较少, 且选育抗病品种的周  期长、 抗性不稳定。 目前, 由于天然抗性资源匮 乏, 已鉴定和开发的抗病资源  有限, 传统育种 方法未能有效控制这些病原菌的危害。 长期 以来, 小麦纹枯病  的防治以化学 杀菌剂为主, 导 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 环境问题。 [0004]生物防治因其绿色、 安全、 高效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 小麦纹枯  病的防 治中亟需通过筛选对生态和环境安全的生物防治细菌, 并对其基础生理  生化性质、 菌剂研 发等进行研究, 为小麦纹枯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小麦纹枯病生 防 菌、 生 防制剂及应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取的技 术方案如下: [0007]第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麦纹枯病生防菌, 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702。 该 菌株命名为东方假单胞菌Pseudomonas  orientalis  YB‑76, 于2022  年04月18日保藏于 中 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 普通微生物中心, 地址为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0008]第二方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所述小麦纹枯病生防菌制备的生防菌剂。 [0009]作为本发明所述生 防菌剂的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小麦纹枯病生 防菌的有效 活菌 数为200‑300亿/克。 [0010]第三方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所述 生防菌剂的制备 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11](1)将权利要求1所述小麦纹枯病生防菌 接种于固体培 养基培养, 得菌落;说 明 书 1/7 页 3 CN 115287237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小麦纹枯病生防菌、生防制剂及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小麦纹枯病生防菌、生防制剂及应用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小麦纹枯病生防菌、生防制剂及应用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小麦纹枯病生防菌、生防制剂及应用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5:17:3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