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842260.8 (22)申请日 2022.07.18 (71)申请人 中国农业科 学院特产研究所 地址 130112 吉林省长 春市净月经济开发 区聚业大街 4899号 (72)发明人 刘宁 穆朋 梁池嘉 刘政波  关一鸣 张悦 张淋淋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 合伙) 11463 专利代理师 王焕 (51)Int.Cl. C12Q 1/689(2018.01) C12N 1/20(2006.01) A01G 22/25(2018.01) A01G 7/06(2006.01)A01N 63/27(2020.01) A01N 63/20(2020.01) A01P 21/00(2006.01) C09K 17/14(2006.01) C12R 1/39(2006.01) C12R 1/40(2006.01) C12R 1/01(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合成菌群的构建方法及其在药用植物 高品质栽培中的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菌群的构建方法及 其在药用植物高品质栽培中的应用, 涉及植物栽 培技术领域。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分析目标 植物根际土壤样品微生物的宏基因组DNA信息; (b)根据所述宏基因组DNA信息确定所述菌种的 相对丰度; (c)根据所述菌种的相对丰度构建菌 种之间的关联网络, 根据关联网络分析图, 选择 菌株之间具有正相互作用较强的菌群作为合成 菌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构建菌群的方法, 所构建的合成菌群在人参根系定殖效果好, 群落 更加稳定, 功能更加全面且能够 有效改善栽参根 际土壤微环境, 提升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 总碳、 总氮含量, 促进土壤微团聚体的形成, 改善土壤 通透性, 降低人参病情指数, 促进人参生长和 品 质提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4页 CN 115161406 A 2022.10.11 CN 115161406 A 1.一种合成菌群的构建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a)分析目标植物根际土壤样品中微 生物的宏基因 组DNA信息; (b)根据所述宏基因 组DNA信息确定所述菌种的相对丰度; (c)根据所述菌种的相对丰度构建菌种之间的关联网络, 根据关联网络分析图, 选择菌 株之间具有正相互作用较强的菌群作为 合成菌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c)中, 通过生物大数据平台, 根据所述菌种的相对丰度构建微生物之间的关联网络分析; 优选地, 所述生物大数据平台 为上海派森诺 基因云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d )将所构建的合成 菌群进行功能鉴定, 并选择功能全面优异的菌种等 量混合进行复配, 获得 所述合成菌群。 4.根据权利 要求1所述的构 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宏基因组DNA信息为微生物组DNA 的基因片段的序列信息 。 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构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用植物为五加科植 物; 优选为人参属植物。 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方法所获得的合成菌群,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合成菌群包含以 下至少3种的微生物菌种: 聚硼贪噬菌(Variovorax  boronicumulans)、 嗜根寡养单胞菌 (Stenotrophomonas  rhizophila)、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恶臭假单胞菌(Pseudo monas putida)、 噬几丁质菌(Chitinophaga  niastensis)、 荧光假单 胞菌(Pseudomo nas fluorescens)。 7.一种微生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生物组合物包含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成菌 群, 优选地, 所述 微生物组合物由所述 微生物菌种等 量混合得到; 更优选地, 所述组合物为片 剂、 颗粒剂、 粉剂、 溶 液、 混悬液或乳剂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成菌群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物组合物在改良土壤和/或 促进药用植物生长及高品质栽培中的用途; 优选地, 所述药用植物包括人参。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成菌群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物组合物在防治人参病害 中的用途。 10.一种促进人参生长及高品质人参栽培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将有效量的根据权利 要求6所述的合成菌群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物组合物施用于所述植物或施用于所述植 物的周围环境; 优选地, 所述 植物为人参。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161406 A 2一种合成菌群的构建 方法及其在药用植物高品质栽培中的 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人参栽培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合成菌群的构建方法及其在药用 植物高品质栽培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是传统的名贵 药材, 被誉为 “百草之王 ”、“百药之首 ”, 在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应用历史。 人参含有人参皂 苷、 生物碱、 糖苷、 多糖和多肽, 具有调节神经、 抗癌、 抗衰 老、 抗糖尿病、 免疫调节、 抗血栓等 药理作用。 同时, 人参也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因此, 人参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植 物资源, 既符合人类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又 具有极高的药用价 值。 [0003]人参主要 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 20世纪90年代后, 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大, 对 人参的获取逐步从林下野生采挖变为人工栽培, 其栽培模式分为伐林栽参、 非林地栽参和 林下护育等模式, 而农田栽参属于非林地栽参的一种, 是利用传统农田地进行土壤改良后 进行种植, 该方式虽有效解决了伐林问题, 但由于在农田栽参过程中大量施用化肥、 农药虽 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却导致栽培人参土壤酸化、 板结、 有机质含量低, 养 分可利用性差, 微 生物群落结构破坏等问题, 导 致人参连作障碍发生, 品质不断下降。 [0004]根际微生物是植物整个生命周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拥有的基 因数量远远多于 植物基因组, 被誉为植物的 “第二基因组 ”, 同时也是土壤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驱动 者。 根际微生物影响土壤团聚体结构的形成和稳定, 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改善土壤养分 循环、 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增强植物 抗逆性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 单一微生物如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 荧光假单孢菌(Pseudomonas  fluoresc ens)等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然而, 大多数单一菌 种由于受环境条件、 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单一菌种促生功能较弱、 定 殖和稳定性较差, 因此, 以单一 微生物为主的菌剂在应用时仍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与制约。 [0005]合成微生物群落(Synthetic  microbial communities)简称SynComs, 是合 成生物 学和微生物学的新兴交叉领域, 是指利用微生物之 间的相互作用设计并构建多菌种共存体 系, 从而突破功能微生物稳定定殖的技术壁垒, 实现多种微生物功能互补, 具有 更强的稳定 性以及环境友好等特点。 目前, 关于人参种植相关的合成微生物群落的相关内容还鲜有报 道, 鉴于此, 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合成菌群的构建方法、 合成菌群及其在药用植物高品质 栽培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人工构建菌群的方法, 本发明构建的合成菌群在人 参根系定殖效果好, 群落更加稳定, 并且能够改善栽参土壤根际微环境, 提升根际土壤有机 质、 铵态氮、 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 促进人参对养分的吸收与利用和有效成分的积累, 同时说 明 书 1/7 页 3 CN 115161406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合成菌群的构建方法及其在药用植物高品质栽培中的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合成菌群的构建方法及其在药用植物高品质栽培中的应用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合成菌群的构建方法及其在药用植物高品质栽培中的应用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合成菌群的构建方法及其在药用植物高品质栽培中的应用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5:16:4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