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683266.5 (22)申请日 2022.06.17 (83)生物保 藏信息 CCTCC NO: M 202 2645 202 2.05.16 (71)申请人 中国海洋大学 地址 26610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 238号 (72)发明人 尚庆森 富天宇 于广利 潘琳  (74)专利代理 机构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特殊普通 合伙) 21234 专利代理师 孙杰 (51)Int.Cl. C12N 1/20(2006.01) A61K 35/741(2015.01) A61P 1/00(2006.01)A61P 1/04(2006.01) A61P 29/00(2006.01) A23L 33/135(2016.01) C12R 1/01(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副拟杆菌属菌 株及其培 养方法和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副拟杆菌属菌株及其培 养方法和应用。 该副拟杆菌属菌株为副拟杆菌属 菌株F1‑28 (Parabacteroides sp.F1‑28) , 该菌株 源分离自人体 粪便, 菌株 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 保藏中心, 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22645。 本 发明公开了该菌株在在制备治疗炎症性肠病药 物中的应用和制备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该菌株可 降解褐藻胶及其衍生物, 该菌株在以分子量为 100 kDa的褐藻胶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 较好。 该菌株对于葡聚糖硫酸钠 (DSS) 诱导的炎 症性肠病 (IBD) 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在葡聚糖 硫酸钠诱导的炎症性肠病小鼠模 型中, 该菌株可 以减缓小鼠体重降低, 增加结直肠长度并缓解小 鼠由于炎症 性肠病引起的便稀和便血现象。 该菌 株可降低炎症 性肠病小鼠的组织学及炎症评分, 具有良好的治 疗炎症性肠病的作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 序列表1页 附图2页 CN 114908022 A 2022.08.16 CN 114908022 A 1.一种副拟杆菌属菌株,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拟杆菌属菌株为副拟杆菌属菌株  F1‑28 (Parabacteroides sp.F1‑28) , 该菌株源分离自人体 粪便, 该菌株 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 藏中心, 保藏编号 为CCTCC NO: M 2022645。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拟杆菌属菌株的培 养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 将所述副拟杆菌属菌株  F1‑28活化培 养获得种子液; 2) 将步骤1) 所述种子液接种至发酵培 养基中进行厌氧发酵培 养30~60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副拟杆菌属菌株的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酵培养 基以水为溶剂, 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 褐 藻胶6~10g/L、 胰蛋 白胨2~4g/L、 蛋白胨2~4g/L、 酵 母提取物2~4g/L、 粘液素0.4~0.6g/L、 3号胆盐0.3~0.5g/L、 L ‑半胱氨酸盐酸 盐0.7~0.9g/L、 血红素0.04~0.06g/L、 吐温80  0.8~1.2ml/L、 氯化钠4~5g/L、 氯化钾2~3g/L、 氯化镁4~5g/L、 氯化钙0.1~0.3g/L、 磷酸二氢钾0.3~0.5g/L和微量元素1~3ml/L, 所述发酵培养基的pH值为 6.4~6.5。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副拟杆菌属菌株的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褐藻胶 的分子量 为80~120 kDa。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副拟杆菌属菌株的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 中所述 种子液的接种量 为1%~10%, v/v。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拟杆菌属菌株在制备治疗炎症性肠病药物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副拟杆菌属菌株在制备治疗炎症性肠病药物中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炎症性肠病由葡聚糖硫酸钠诱 导产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副拟杆菌属菌株在制备治疗炎症性肠病药物中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治疗炎症性肠病 药物的剂型为液体制剂或固体制剂, 所述治疗炎症性肠 病药物中副拟杆菌属菌株  F1‑28的活菌浓度为 (1~20)×10 7 CFU/mL或 (1~100)×10 8  CFU/g。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拟杆菌属菌株在制备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副拟杆菌属菌株在制备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其特征在 于, 副拟杆菌属菌株  F1‑28在固态或液态食品中的活菌浓度为 (1~20)×10 7 CFU/mL或 (1~ 100)×10 8 CFU/g。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908022 A 2一种副拟杆菌属菌株及其培养方 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肠道微生物技术领域, 尤其一种副拟杆菌属菌株  F1‑28及其培养方法 和在制备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药物及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炎症性肠病 (IBD) 是以慢性复发性非特异性组织炎症为特征的肠道炎症性疾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性发作的腹痛、 腹泻、 粘 液脓血便 (PMID:  29018271) 。 炎症性肠病 包括溃疡性结直肠炎 (UC) 和克罗恩病 (CD) , 目前全球范围内约有680万人炎症性肠病患者 (PMID: 31648971) 。 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 (PMID:  29018271; PMID:   32235316) 。 近年研究发现, 肠道菌群紊乱可以引起或加剧炎症 性肠病, 因此, 药物可以通过 靶向肠道菌群, 改善菌群紊乱达到治疗或缓解疾病的效果 (PMID:  29285689; PMID:   32076145; PMID:  29285689) 。 活体生物药 (Live  biotherapeutic  products, LBPs) 作为一 类肠道来源的“新一代益生菌 ”, 在靶向调节肠道菌群紊乱治疗炎症性肠病方面展现出良好 的应用前景 (PMID:  28440276; PMID:  30014799) 。 前期研究发现, 人体肠道来源的卵形拟杆 菌 (Bacteroides  ovatus) V975可以治疗葡聚糖硫酸钠引起的炎症性肠病 (PMID:   19736360) 。 上述研究为进一步从肠道 中挖掘开发新一代具有治疗炎症性肠病作用的益生 菌奠定了基础。 [0003]副拟杆菌属 ( Parabacteroides  sp. ) 细菌是人体肠道内的重要共生菌, 其多为严 格厌氧的革兰氏阴性菌 (PMID:  32071723) 。 前期研究发现, 肠道来源的金氏副拟杆菌 (Parabacteroides  goldsteinii ) 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其可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肥 胖症(PMID:  33687943; PMID:  30007918)。 此外, 肠道来源的狄氏副拟杆菌 (Parabacteroides  distasonis ) 可以降低小鼠的肠 道炎症反应, 具有良好的抗炎症性肠病 作用 (PMID:  32947881) 。 肠道来源副拟杆菌属细菌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为进一步的活体 生物药研究开发奠定了基础。 然而, 虽然目前关于肠道来源副拟杆菌属细菌的研究受到广 泛关注, 但是肠道内细菌种类丰富多样, 是否存在其它 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副拟杆菌属 细菌目前仍未 可知。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提供一种副拟 杆菌属菌株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 具体为副拟 杆菌属菌株   F1‑28 (Parabacteroides sp.F1‑28) 在制备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药物及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所 述副拟杆菌属菌株  F1‑28 (Parabacteroides sp.F1‑28) 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为人体肠道 细菌作为活体生物药及大健康 功能食品的进一 步研究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0005]本发明的技 术方案如下: 一种副拟杆菌属菌株, 所述副拟杆菌属菌株为副拟杆菌属菌株  F1‑28 (Parabacteroides sp.F1‑28) , 该菌株源分离自人体 粪便, 该菌株 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 藏中心, 保藏编号 为CCTCC NO: M 2022645。说 明 书 1/9 页 3 CN 114908022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副拟杆菌属菌株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副拟杆菌属菌株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副拟杆菌属菌株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副拟杆菌属菌株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5:16:2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