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728189.0
(22)申请日 2022.06.24
(83)生物保 藏信息
GDMCC No: 62238 2022.01.27
(71)申请人 无锡特殊食品与营养健康研究院有
限公司
地址 214021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长江南
路35-102一楼
(72)发明人 张灏 翟齐啸 代步珅
(74)专利代理 机构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
代理有限公司 2321 1
专利代理师 仇钰莹
(51)Int.Cl.
C12N 1/20(2006.01)
A61K 35/741(2015.01)A61P 3/04(2006.01)
A61P 3/06(2006.01)
A23L 33/135(2016.01)
A23L 2/00(2006.01)
A23K 10/18(2016.01)
C12R 1/01(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株可缓解肥胖的普拉梭菌及其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株可缓解肥胖的普拉梭菌及
其应用, 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以及医药技术领
域。 本发明的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CC FM1203具有缓解肥胖的作用, 具
体体现在: (1)显著抑制体重的增加; (2)显著降
低腹腔脂肪的重量, 并抑制脂肪细胞的扩张; (3)
显著降低肥胖小鼠血清TC、 TG、 FFA和LDL ‑C的含
量, 并提高HDL ‑C的含量, 因此, 普拉梭菌
(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CCFM1203在
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肥胖的产品中, 具有巨大的
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序列表1页 附图5页
CN 115074277 A
2022.09.20
CN 115074277 A
1.一株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 其特征在于, 所述普拉梭菌
CCFM1203已于2022年1月27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保藏编号为GDMCC No:
62238。
2.含有所述普拉梭菌(Faecal ibacterium prausnitzii)CCFM1203的微生物制剂。
3.根据权利 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制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普拉梭菌CCFM1203在微生物制
剂中的含量 不低于1×106CFU/mL或1 ×106CFU/g。
4.含有所述普拉梭菌(Faecal ibacterium prausnitzii)CCFM1203的药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 还含有辅料, 所述辅料包括但不 限于赋形
剂或添加剂。
6.根据权利要求 4或5所述的药物, 其特 征在于, 所述药物具有(a)~(d)至少一种用途:
(a)抑制体重的增长;
(b)降低腹腔脂肪的重量, 并抑制脂肪细胞的扩张;
(c)改善血脂环境, 降低血清中TC、 TG和F FA的含量;
(d)提高肝脏中TG的转 运水平, 上调HDL ‑C的水平, 下调LDL ‑C的水平。
7.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拉梭菌在制备 预防、 缓解、 改善和/或治疗肥 胖的药物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 要求7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普拉梭菌CCFM1203在药物中的含量不
低于1×106CFU/mL或1 ×106CFU/g。
9.含有普拉梭菌CCFM1203的食品、 饮品、 保健品、 肠内营养剂、 膳食补充剂、 兽药或者饲
料添加剂。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拉梭菌CCFM1203在制备食品、 保健品、 饮品、 肠内营养制剂、 膳
食补充剂、 兽药或者饲料 添加剂中的应用。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074277 A
2一株可缓解肥胖的普 拉梭菌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 一株可缓解肥胖的普拉梭菌及 其应用, 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以及医药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肥胖症是一种慢性疾病, 严重危害着人体健康。 肥胖可增加多种疾病患病的风险,
包括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肌肉骨骼疾患和癌症等。 世卫组织定(WHO)义肥胖为可损害健康
的异常或过量脂肪堆积, 一般认为BMI指数超过25kg/m2被认为是超重, 超过30kg/m2则为肥
胖。 目前, 全世界约有13%的成人(男性11%, 女性15%)具有肥胖的特征。 自1975年至今, 全
球的肥胖的流行率已经增长了近三倍。 现代人摄入过多富含脂肪和糖的高热量食物, 以及
城市化的加剧及交通方式的改变使得缺少体力活动都是导 致全球肥 胖率上升的原因。
[0003]肥胖和根本原因是摄入卡路里与消耗卡路里之前的能量不平衡, 通常是由于其生
理或生物 化学功能改变而导致的体脂过剩。 从发病原理上看, 肥胖有两种类型; 1)单纯性肥
胖; 2)继发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还 可划分为先天性肥胖和 后天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患者可达
总肥胖人数的95%以上。 先天性肥胖是由大量的脂肪细胞所致, 且常见于儿童; 而后天性肥
胖则是由脂肪细胞大量的膨胀所致, 且常见于成年人。 继发性肥胖又被称为症状性肥胖, 通
常是由内分泌或新陈代谢疾病所致。
[0004]人类肠道微生物群的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最新进展已经改变了当前对肥胖的
看法和有希望的治疗方式。 人类肠道微生物群已被确定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包括多种
细菌物种, 其数量超过1000万亿(1014数量级), 为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以上。 在漫长的进化
过程中, 肠道微生物人人类达成了良好的互利关系, 对人体的营养、 代谢和免疫都扮演着重
要的角色。 研究表明, 较之健康人群肠道菌群, 肥胖患者的肠道中有益菌减少而有害菌增
多, 且肠道中代谢物也发生了改变如短链脂肪酸的减少。
[0005]目前, 治疗肥胖的策略主要有: 调节饮食、 体育锻炼、 行为治疗、 药物治疗以及康复
手术。 采取何种手段主要根据患者的健康危险因子和体重减轻的速度和效果而定, 也可选
择组合形式对肥胖病 人进行治疗。 饮食锻炼一般疗法, 即吃低热量、 低脂食物, 再结合有氧
锻炼, 但该种方法一般认为对普通大众并不成功, 需要长期经常性地坚持; 摘除体内脂肪手
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具有一定的手术风险、 除脂效果难以为继且花费过于昂贵的
缺点。 药物治疗通常是服用苯丙醇胺(phenylpropanolamine,PPA)、 罗氏鲜(orlistat,
Xenical III)和西布曲明(sibutramine,ReductilTM), 其机制主要包括抑制食欲、 增加能
量消耗、 降低甘油三脂和抑制 脂肪吸收。 但药物治疗通常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例如腹痛、
腹泻和肝损伤等), 且一 旦停止服用容 易反弹。
[0006]针对上述药物的缺点, 研究人员开始尝试使用益生菌制剂治疗肥胖。 益生菌制剂
对人体安全健康, 且给药方式简 便。 代表性的益生菌包括乳杆菌和双歧杆菌, 但目前发现的
具有缓解肥胖的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或效果较差或作用效果不明确, 而市面上多 数
的益生菌制剂也或具有见效慢的缺陷, 或具有作用关系不明确的缺陷。说 明 书 1/8 页
3
CN 115074277 A
3
专利 一株可缓解肥胖的普拉梭菌及其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5:13:3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