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608230.0
(22)申请日 2022.05.31
(83)生物保 藏信息
CCTCC NO: M 202 2178 202 2.03.02
(71)申请人 南京理工大 学
地址 210094 江苏省南京市孝陵卫20 0号
申请人 江苏省环境工程 技术有限公司
湖北臻润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章正勇 樊文博 王静 吴绪旺
沈锦优 张何兵 何峻峰 涂勇
苏冠勇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南京理工大 学专利中心
32203
专利代理师 刘海霞(51)Int.Cl.
C12N 1/20(2006.01)
C02F 3/34(2006.01)
C02F 3/28(2006.01)
C12R 1/01(2006.01)
C02F 101/16(2006.01)
(54)发明名称
N-甲基吡咯烷酮降解同步反硝化菌及其应
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N ‑甲基吡咯烷酮降解同
步反硝化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以长期用于处理杂
环化合物的活性污泥为菌源, 以N ‑甲基吡咯烷酮
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作为筛选培养基, 分
离纯化得到一株能高效降解N ‑甲基吡咯烷酮, 同
时进行反硝化脱氮的脱氮副球菌, 保藏编号为
CCTCC NO: M 2022178。 本发明的脱氮副球菌 可以
利用N‑甲基吡咯烷酮作为唯一电子供体进行缺
氧反硝化脱氮反应, 同步实现N ‑甲基吡咯烷酮的
矿化降解, 具有高效的杂环化合物降解能力和反
硝化能力, 适用于废水中高浓度硝态氮及难降解
杂环化合物的去除处 理。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序列表1页 附图2页
CN 114933990 A
2022.08.23
CN 114933990 A
1.N‑甲基吡咯烷酮降解同步反硝化脱氮菌 , 为脱氮副球菌(Paracoccus
denitrificans)NJUST5 3, 保藏编号 为CCTCC NO: M 202217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 ‑甲基吡咯烷酮降解同步反硝化脱氮菌的培养方法, 其特征
在于, 具体步骤为: 将脱氮副球菌NJUST53接种在培养基中, 培养基pH为6.0~8.0, 培养温度
为30℃~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 ‑甲基吡咯烷酮降解同步反硝化脱氮菌在含有N ‑甲基吡咯烷
酮的废水处 理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含有N ‑甲基吡咯烷酮的废水中含有硝态
氮。
5.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应用, 其特 征在于, 硝态 氮为硝酸钠。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933990 A
2N‑甲基吡咯烷酮降解同步反硝化 菌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技术领域, 涉及一株N ‑甲基吡咯烷酮降解同
步反硝化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N‑甲基吡咯烷酮(N ‑methylpyrrolidone,NMP), 是典型的杂环化合物, 作为原料、
中间体和化学溶剂被广泛应用于制药、 农药、 燃料、 橡胶及防腐剂等化学工业中, 并被排放
到河流和 土壤中, 具有排放量大、 难降解以及致癌、 致畸、 致突变等特性。 NMP由于其内在的
致畸性和发育毒性, 特别是对婴幼儿的发育危害较大, 被日本职业健康协会规定在自然水
体中的排放量不高于1mg L‑1, 而工业废水中NMP 的浓度常常高于1000mg L‑1。 杂环化合物
NMP结构稳定、 可生化性差、 在自然界中不易分解, 且每年有超 过2400吨的NMP通过废水排放
等途径进入到生态系统中。 因此, 处 理含高浓度NMP废水成为亟 待解决的问题。
[0003]目前, 杂环化合物如NMP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化法和生物法。 物化法包括吸附
法、 萃取法、 膜分离法、 臭氧氧化法、 光催化氧化法及电化学氧化法等。 由于物化法成本高、
能耗高, 易造成二次污染,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受到限制。 与物化学法相比, 由于微生物具有
来源广、 易培养、 增殖快、 对环境无污染无危害且应用范围广、 处理量大等优点, 生物法是目
前废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 然而, 由于NMP具有较高的生物毒性且可生化性差, 现有
的菌株难以实现对NMP的高效降解和矿化。 因此, 亟需寻找可耐受NMP的高生物毒性, 且 可高
效降解NMP的菌株。 由于化工废水中难降解污染物的毒害作用, 限制了微生物的代谢和去除
污染物的能力, 往往需要外加 易降解碳源如乙酸钠作为辅助电子供体, 引起较高的碳源投
加成本。 然而, 工业废水中经常含有较高浓度的难降解污染物, 例如 锂电池废水中含有较高
浓度的N‑甲基吡咯烷酮, 焦化废水中含有苯酚、 吡啶、 呋喃等难降解芳香族化合物, 同时含
有较高浓度的硝酸盐氮, 如果能利用这些有机污染物作为反硝化脱氮过程的电子供体, 在
进行生物脱氮反应的同时降解废水中的有机质, 将可以有效降低碳源投加成本和工艺运行
成本。
[0004]经检索, 中国专利申请202010549899公开了一株耐盐葡萄球菌, 其可应用于工业
含盐废水中NMP的降解, 2000m g L‑1的NMP在经过6 天处理后浓度降至 140mg L‑1以下。 虽然该
菌株能够有效降解NMP, 但耗费时间较长。 蔡等报道了一株N ‑甲基吡咯烷酮降解菌
Paracoccus sp.NMD‑4, 该菌株可以利用NMP为唯一碳源和氮源进行生长, 其可以在24h内降
解500mg L‑1的NMP。 尽 管该菌株可以有效降解NMP, 但其需在好氧条件下培养, 成本较高, 在
处理过程中易造成二次污染, 且适用的NMP浓度较低, 不能满足实际工业NMP废水处理需求
(Cai,S.,Cai,T.M.,Liu,S.Y.,et al.Biodegradation of N‑methylpyrrolidone by
Paracoccus sp.NMD‑4and its degradation pathway.Int.B iodeter.B iodegr.2014,93,
70‑77.)。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14933990 A
3
专利 N-甲基吡咯烷酮降解同步反硝化菌及其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5:13:14上传分享